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远程教学设计研究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研究动机 当前,多元智能理论主要应用于幼儿教育与基础教育,多元智能打破了智能一元化的传统理论,经过大量实验证实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智能结构,特别是在基础教育改革倡导的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思想的背景下,多元智能理论有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作者
刘晶晶
机构地区
河北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出处
《中小学电教(综合)》
2007年第10期18-20,共3页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教学设计
学生个体差异
基础教育改革
远程
幼儿教育
传统理论
智能结构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李娟.
论网络教师研究共同体的构建[J]
.中国远程教育,2006(08S):44-47.
被引量:18
2
(美)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 新华出版社, 2004
二级参考文献
8
1
佟晓妍.
现代远程教育中的教师共同体初探[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4,12(6):92-94.
被引量:5
2
丁新,武丽志.
远程教育质量:一种服务的观点[J]
.中国远程教育,2005(03S):14-18.
被引量:73
3
周耀威,吴卫东.
构建“基于对话”的研究共同体:教师专业成长的可靠路径[J]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3):31-36.
被引量:2
4
林忠仁.
五项修炼: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J]
.当代教育科学,2005(13):52-53.
被引量:2
5
赵中建.教师专业学习及发展[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6
张建伟.论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DB/OL].清华大学电化教育中心.http://www.being.org.cn/sikao/netgtt.htm.
7
Shirley M. Hord (1997).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What are they and why are they important? [J].SM Hord - Southwest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Laboratory, Issues About Change, Volume 6, Number 1.
8
顾小清.
教师专业发展:在线学习共同体的作用[J]
.开放教育研究,2003,9(2):39-43.
被引量:40
共引文献
17
1
韩煜东,赵丽.
本科生在线课程学习效果提升策略及监督机制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4):153-155.
被引量:5
2
朱东敏,闫玉娟.
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中小学师资协作培养模式探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07,17(5):23-26.
被引量:1
3
唐章蔚,张伟平,任英杰.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混合培训模式研究[J]
.继续教育研究,2008(9):53-55.
被引量:3
4
朱正平.
基于“对话”的教师合作研究:为何与何为[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7(10):10-13.
被引量:4
5
唐章蔚.
农村骨干教师培训模式构建与支持策略研究[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4):555-558.
被引量:4
6
王晓丹,刘新鸽.
构建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网络教师共同体[J]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1(2):16-19.
被引量:3
7
谢海波.
网络教师共同体知识建构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11,21(7):85-88.
被引量:11
8
周榕,谢百治.
远程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现状评述[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1,25(6):579-582.
被引量:3
9
杨伟燕.
网络教学研究有效模式的探索[J]
.中国远程教育,2012(1):63-68.
被引量:12
10
李天龙.
基于即时聊天工具的网络学习共同体初探[J]
.新闻知识,2012(6):47-48.
同被引文献
7
1
王荣林.
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教学[J]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5(01S):24-25.
被引量:3
2
[美]Linda Campbell等.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王成全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3
[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新华出版社,1999.
4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Z].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美]Ellen Weber著,董奇等译.有效的学生评价[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6
[美]霍华德·加德纳著.兰金仁译.智能的结构[M].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
7
胡铁.
多元智能理论对中职课程改革的启示[J]
.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10):74-7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熊慧群.
论多元评价发展观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科技信息,2009(36):115-11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左淑静.
打造充满快乐体验的学科课堂[J]
.新课程(小学),2013(2):6-6.
1
张晓玲.
矛盾与冲突 超越与升华——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特点研究及其教育对策[J]
.价值工程,2011,30(8):225-225.
2
'王宁.
让情感之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绽放[J]
.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0(21):175-175.
3
王秋华.
激发兴趣——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有效性策略探索[J]
.教育界(教师培训),2013(7):15-15.
被引量:6
4
毕馨爻.
教育目的:实现人的自由[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24):296-297.
被引量:2
5
张兴华.
重提数学教学心理学[J]
.人民教育,2008(1):32-37.
被引量:14
6
张兴华.
重提数学教学心理学[J]
.教育研究与评论,2017(1):93-100.
7
周丽.
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09(16):18-18.
8
许娜.
新课程下教学的改革[J]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1(6):117-117.
9
李从尼,张少杰.
写有生命力的教案[J]
.福建教育(中学版)(B版),2006(3):26-26.
10
张立丽.
动机的激发与培养:英语写作教学的新探讨[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1):143-144.
被引量:2
中小学电教(综合)
2007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