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小说观念的近代化研究述评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小说观念的近代化是中国社会近代化的一个重要侧面,其以浓郁的现代性色彩,形成区别于传统小说的显明时代特征,艰难跋涉的近代化进程抒写了新小说家孜孜探索文体独立的小说理念。当今学者对小说观念近代化进程做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综合考察,就小说观念近代化的义界和时限、标志与维度、动力与机制的分析,为考究近代文化语境下的批评话语变迁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参数。
作者
贺根民
机构地区
扬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07年第3期61-67,共7页
Management and Review of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小说观念
近代化
义界
时限
标志
维度
动力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刘德隆.1872年——晚清小说的开端[J]东疆学刊,2003(01).
2
王齐洲.
中国文学现代化的检讨[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3):25-30.
被引量:3
3
柳珊.
前夜的涌动──论民国初期的小说理论[J]
.文艺理论研究,1999(6):49-58.
被引量:4
4
郭延礼.
西方文化与近代小说的变革[J]
.阴山学刊,1999,12(4):12-17.
被引量:5
5
颜廷亮.
维新变法运动与中国文学的近代化[J]
.文史哲,1998(6):15-17.
被引量:2
6
陈 晋.文艺的观念世界[M]花城出版社,1988.
7
杨光辉等.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M]新华出版社,1986.
8
阿英.晚清小说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二级参考文献
1
1
郑敏.
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J]
.文学评论,1993(3):5-20.
被引量:264
共引文献
10
1
蒋志刚.
日本启蒙主义文学对梁启超文学启蒙思想的影响[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3):76-77.
2
贺根民.
艰难跋涉:小说观念的近代化进程[J]
.东方丛刊,2007(2):138-149.
3
关纪新.
多重文化场域中的老舍[J]
.满语研究,2007(2):107-115.
被引量:4
4
张丽红.
建构“中国文学本位”的文学史著述和研究新范式[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5,36(7):88-92.
5
谢晓霞.
论民初小说理论的转型期特征及其价值[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6(2):29-35.
6
张兵,郭蓓.
晚清重大历史事件与诗歌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4(6):66-73.
7
周欣瑞.
从“苦难中国”到跨地域全景式评判——浅谈《苦社会》作为美华文学先驱的创作得失[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8(4):34-37.
8
李桂奎.
民国小说话关于写人问题的探讨及其理论建树[J]
.中国文学研究,2018(2):29-37.
被引量:2
9
潘纯琳.
“儿童”的发现与发明:作为文化概念的“儿童”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全面形塑[J]
.探索与批评,2020(2):84-105.
被引量:1
10
谢飘云,张松才.
近百年来“小说界革命”研究述评[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7-56.
被引量:3
1
谢有顺.
叙事也是一种权力——中国当代小说的话语变迁[J]
.花城,2003,0(1):200-208.
被引量:4
2
孙望.
论小说之义界[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1):40-47.
被引量:1
3
韩亮.
通向“轻逸”的小径——从卡尔维诺看王小波的小说创作[J]
.当代小说(下半月),2011(6):78-79.
4
李敬泽.
比如陆离[J]
.长江文艺,2002,0(6):54-54.
5
郭韶明.
我们更愿意谈论未来[J]
.中外文摘,2014(8):10-10.
6
陈祖君.
陈祖君的诗[J]
.红豆,2015,0(10):138-139.
7
王楠.
乌镇谣[J]
.诗选刊,2017,0(2):79-79.
8
吕晨.
近年来玄言诗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0(5):21-25.
被引量:1
9
辛文.
魏晋玄言诗义界新探[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27(5):1-5.
10
耿志.
“境界”说是否着眼于“感受”——与叶嘉莹先生商榷[J]
.文艺理论研究,2014(2):94-99.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