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6-41,共6页
Philosophical Trends
参考文献6
-
1朱庆芳.《构建和谐社会需关注和解决的几个问题》[EB/OL],2007年1月1日,http://www.sociology.cass.cn.
-
2.《国语·郑语》[M].,..
-
3.《左传·昭公二十年》[M].,..
-
4.《论语·子路》[M].,..
-
5麻宝斌.社会正义何以可能[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46(4):38-45. 被引量:12
-
6[美]约翰·罗尔斯 何怀宏等译.《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6页.
二级参考文献13
-
1张宛丽.现阶段的社会群体利益关系[J].浙江学刊,1997(1):45-52. 被引量:13
-
2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1993(1):83-103. 被引量:742
-
3万俊人.制度的美德及其局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19(3):76-82. 被引量:33
-
4万俊人.从政治正义到社会和谐——以罗尔斯为中心的当代政治哲学反思[J].哲学动态,2005(6):3-12. 被引量:40
-
5周晓丽.论社会资本与中国和谐社会的实现[J].重庆社会科学,2005(10):103-106. 被引量:4
-
6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的基础[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6.12-15.
-
7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
8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94.
-
9高清海.哲学的憧憬[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
-
10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共引文献787
-
1石佑启,戴小明.政治文明与依法行政之契合[J].法学评论,2004,22(4):13-18. 被引量:8
-
2梁韦弦.老子、孔子及韩非思想四题[J].社会科学战线,2004(4):52-56.
-
3韩作珍,韩国莉.试论吕坤尚中贵和的处世原则[J].甘肃社会科学,2004(4):131-134. 被引量:1
-
4李守庸.孟轲对孔子义利观中积极因素的继承与发展[J].经济评论,2004(4):8-14. 被引量:1
-
5周永坤.法学研究中的价值处理[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10(4):110-122. 被引量:7
-
6严清华,朱华雄.传统诚信理念规范市场秩序的机制和效用探析[J].中州学刊,2004(4):160-163. 被引量:1
-
7袁朝云.论教育诚信[J].教育探索,2004(7):55-57. 被引量:4
-
8屈茂辉.物权公示制度的价值分析[J].求索,2004(7):60-63. 被引量:8
-
9赵玲.社会主义社会政治道德的基本内涵及其实现途径[J].政治学研究,2004(2):42-52. 被引量:12
-
10林晓平.春秋战国时期史官职责与史学传统[J].史学理论研究,2003(1):59-69.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19
-
1[美]罗斯福.关在汉编译.《罗斯福选集》.商务印书馆,1982,58页.
-
2程伟礼.分配正义:和谐社会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N].文汇报,2010-05-17(论苑版).
-
3白天亮.行业收入不怕差距怕不公[N].人民日报,2011-02-17(17).
-
4杨宜勇.《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人民日报》,2011年2月1日.
-
5[美]奥肯.《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抉择》.王奔洲,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2页;第80页.
-
6[美]塞尔兹尼克、诺内特.《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3页.
-
7杨宜勇.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N].人民日报,2011-02-01.
-
8[美]罗尔斯 何怀宏等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
9[德]乌尔里希·贝克著 何博闻译.风险社会[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
10[美]罗尔斯 何怀宏 何包钢 廖申白译.《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6页.
-
1伊然.国企十项改革试点推出 2016年抓好9项重点任务[J].工程机械,2016,47(3):60-60.
-
2樊小波.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思路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3(4):42-42. 被引量:1
-
3陈则明.社会诉求还需要专业分析[J].上海房地,2009(7):4-5.
-
4邓琳.我国将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J].共产党员(下半月),2007(11):28-28.
-
5胡慧娟.薪酬分配差异对员工心理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6(12):40-41. 被引量:1
-
6杜婕.比女人更了解女人[J].中国名牌,2005(6):72-74.
-
7刘瑞清,朱考金.就业意愿与性别歧视的关系分析——以南京某高校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19(3):50-52.
-
8郎俊杰,钱亚东,董梦妍.农民工社会诉求代际差异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4):129-131.
-
9戴新民,汪晓东.企业财务公正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上),2007(12):33-34. 被引量:2
-
10钟海见.对检测机构公正性问题的思考[J].衡器,2004,33(5):3-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