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后现代·文学批评——评周景雷的小说评论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1-124,共4页
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二级参考文献10
-
1朱大可.后寻根:乡村叙事中的暴力美学[J].南方文坛,2002(6):53-54. 被引量:11
-
2周宪.文化的分化与“去分化”——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一种文化分析[J].文艺研究,1997(5):22-35. 被引量:23
-
3程光炜.“伤痕文学”的历史局限性[J].文艺研究,2005(1):18-23. 被引量:35
-
4高秀芹 杨匡汉 孟繁华.农民文化与乡土之恋[A].杨匡汉,孟繁华.共和国文学50年[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97.
-
5贾平凹.《秦腔》(散文)[J].人民文学,1984,.
-
6洪子诚.《当代文学概观》,第159页,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
7《被背叛的遗嘱》,第27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
8雅斯贝尔斯.《悲剧的超越》,第30页,北京.工人出版社,1986.
-
9陈晓明.《历史转型与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后现代主义》,第27页.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
10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第303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共引文献13
-
1古大勇.“伤痕文学”命名的谱系梳理与反思——兼及当代文学批评中的“文学命名”问题[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3(3):286-299.
-
2李斌.焦虑和狂欢的时代寓言——贾平凹创作思想的美学解读[J].小说评论,2006(z1):113-117.
-
3黄秀生.《秦腔》:一曲沉郁悲凉的大绝唱[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3(2):23-26. 被引量:1
-
4仵军智,李娴.重新审视受众在当前广告传播中的定位[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5):125-128.
-
5周景雷.从人的历史的维度出发--新世纪长篇小说创作考察[J].当代作家评论,2008(4):29-36. 被引量:3
-
6刘月香,褚治明.《秦腔》:对传统文化的宏观性观照[J].商洛学院学报,2009,23(3):19-23.
-
7江利梅.麦田里的守望者——从《秦腔》看贾平凹的乡村文化守望者心态[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9(5):61-64. 被引量:3
-
8周景雷.长篇小说的难度——以《尘埃落定》和《秦腔》为例[J].山花,2010(3):147-155. 被引量:1
-
9禹建湘.后现代语境下乡土想像的新方式[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11-114. 被引量:2
-
10曾阳阳.诉苦者的转变——以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例分析[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1(4):46-47. 被引量:1
-
1杨时旸,陈晓萍.莫言再转身[J].中国新闻周刊,2009(46):70-71.
-
2崔凤霞.对《推销员之死》中威利·娄曼悲剧命运原因的解读[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1(3):86-86.
-
3朱飞镝.夏洛克的悲剧意蕴审视[J].作家,2012(16):113-114.
-
4马重阳.状物叙事 满蓄忧愤——读吕温《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J].运城学院学报,1996,17(3):54-55. 被引量:1
-
5杨文华.中国话剧与西方哲理剧[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3):134-139. 被引量:1
-
6许兆真.报告文学时代精神简论[J].焦作大学学报,2007,21(1):21-24. 被引量:1
-
7高建中,王永海.论《雷雨》[J].晋中学院学报,1988,11(1):70-74.
-
8刘志华.论曹禺早期戏剧中的“残酷”观念[J].创作评谭,2004(10):50-56.
-
9储诚意.安娜:一个“多余”的女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2):56-59. 被引量:1
-
10张清.中国两次申奥亲历记[J].青年作家,2008(8):57-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