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鲁南五大调考源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鲁南五大调是流行在山东南部的民歌。根据鲁南五大调与山东其他民歌在音乐形态上的明显区别,初步断定鲁南五大调中含有外来曲调特征。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曲调考证、艺人口碑、史料记载三者相互印证的方法,对鲁南五大调部分曲调的来源进行了考证。
作者
刘清
蔡际洲
机构地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文社科学院
武汉音乐学院
出处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71-80,95,共11页
Journal of Tianjin Conservatory of Music
关键词
鲁南五大调
山东民歌
考源
曲调考证
中国传统音乐
民族音乐学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0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81
同被引文献
180
1
吴凡.
民歌的流传变异性刍议——以民歌《打花鼓》与《凤阳花鼓》为例[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3):35-36.
被引量:8
2
冯光钰.
从地域文化看曲艺唱腔流派[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4):7-13.
被引量:7
3
袁征.
梅山民歌考源——梅山民歌系列研究之一[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3):12-17.
被引量:7
4
孟宪辉.
“改土归流”与土家族民歌[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S1):32-33.
被引量:10
5
蓝雪霏.
畲族民歌在迁徙途中的遗留[J]
.音乐研究,1998(3):47-56.
被引量:5
6
乔建中.
论中国传统音乐的地理特征及中国音乐地理学的建设[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3):3-9.
被引量:72
7
程本学,何智美,梁豪.
论专名的内涵[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0(4):83-86.
被引量:5
8
刘正维.
二黄腔论源[J]
.音乐研究,1986(1):75-91.
被引量:6
9
王震亚.
京剧《玉堂春》音乐分析[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4(1):3-16.
被引量:9
10
伍国栋.
音乐形态 音乐本体 音乐事象——与研究生讨论民族音乐学话语体系中的三个关键术语[J]
.中国音乐学,2010(3):63-68.
被引量:44
引证文献
9
1
乔建中.
音乐文化与地理空间--近三十年来的区域音乐文化研究[J]
.音乐研究,2011(3):5-18.
被引量:60
2
刘清.
山东民歌鲁南五大调繁盛的文化阐释[J]
.艺术百家,2012,28(3):247-249.
被引量:4
3
板俊荣.
“海州五大宫调”名实辨[J]
.江海学刊,2012(6):189-197.
被引量:4
4
陈婉媛.
通过课外阅读提高高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6):1-1.
5
板俊荣.
多重视野下“五大宫调”的称谓解读[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6(3):355-360.
6
刘婕.
打击乐器在临沂郯马五大调中的运用[J]
.北方音乐,2015,35(10):13-15.
7
韩笑,冯丽娜.
鲁南五大调研究综述[J]
.才智,2013(29):252-252.
被引量:1
8
蔡际洲.
范畴与角度: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态研究问题[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20(1):61-71.
被引量:13
9
宋梦真.
鲁南五大调调查研究报告[J]
.智富时代,2018,0(8X):172-172.
二级引证文献
81
1
赵君,郭宇,王振波,苏娜.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民歌类非遗项目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J]
.山东艺术,2024(1):6-23.
2
贺田.
鲁南五大调音乐研究[J]
.黄河之声,2022(16):18-21.
3
蔡际洲,许璐.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30年——关于学术规范的审视与学术创新的反思[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4):191-202.
被引量:16
4
欧阳绍清.
多学科视野下的红色音乐研究[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3):30-34.
被引量:6
5
板俊荣,杨艳.
海州五大宫调的研究现状及方法探微[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3,29(1):96-99.
被引量:1
6
乔建中.
两点思考,一些问题——简议区域音乐研究的优势与不足[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4):15-18.
被引量:5
7
王丹.
鲁南文化产业化与旅游经济融合发展研究述评[J]
.枣庄学院学报,2013,30(1):54-57.
被引量:2
8
张江莉.
在民族音乐学的区域音乐文化研究中运用GIS技术的设想[J]
.民族艺术研究,2013,26(4):60-64.
被引量:3
9
陈然.
歌声中的地理标签——以雷波地区彝族风俗音乐为视角[J]
.音乐创作,2013(12):156-159.
被引量:1
10
万春艳.
浅论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区域音乐研究[J]
.赤子,2014(4):151-151.
被引量:1
1
尹涓.
鲁南五大调音乐特征研究[J]
.黄河之声,2010,0(10):82-83.
被引量:2
2
金白颖.
宁夏民歌——同心回族“花儿”考源[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2,32(5):64-68.
被引量:1
3
韩笑,冯丽娜.
鲁南五大调研究综述[J]
.才智,2013(29):252-252.
被引量:1
4
刘德波.
民族乐器二胡考源[J]
.民族音乐,2014(3):26-27.
5
王怡雪.
学堂乐歌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J]
.中国音乐教育,2016(4):40-44.
6
刘清.
山东民歌鲁南五大调繁盛的文化阐释[J]
.艺术百家,2012,28(3):247-249.
被引量:4
7
刘清,蔡际洲.
鲁南五大调的流变[J]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8(4):66-74.
被引量:5
8
黄翔鹏.
逝者如斯夫……——古曲钩沉和曲调考证问題[J]
.文艺研究,1989(4):101-106.
被引量:30
9
鲁小娜.
《甘肃戏剧史》《秦腔考源》出版[J]
.当代戏剧,2017,0(1):64-64.
10
李晓琳.
鲁南五大调与扬州清曲关系比较研究[J]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3(4):30-32.
被引量:2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