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促进苏南产业向苏中和苏北转移的思考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苏南、苏中、苏北的经济发展差距严重制约着江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苏南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是解决地区经济不平衡的有效途径。该文认为苏南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有其必然性和可能性,但也有其阻力和粘性,因此政府推动是苏南产业转移的重要力量;苏中和苏北接受苏南产业转移中也应当做好长期发展规划,培养好人力资本,以取得地方经济、企业效益和政府的"三赢"。
作者
张兆同
机构地区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现代经济探讨》
2007年第10期72-75,共4页
Modern Economic Research
关键词
产业转移
苏南
苏中
苏北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6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70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5
参考文献
7
1
陈刚,刘珊珊.
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J]
.当代财经,2006(10):91-96.
被引量:121
2
张兆同.
论文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J]
.现代经济探讨,2006(8):8-11.
被引量:3
3
吴安.
中国产业及劳动力逆向流动分析——以重庆与北京、广东的比较为例[J]
.中国工业经济,2004(12):12-19.
被引量:39
4
白小明.
我国产业区域转移粘性问题研究[J]
.北方论丛,2007(1):140-143.
被引量:18
5
吴晓军,赵海东.
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J]
.当代财经,2004(6):96-99.
被引量:101
6
张兆同.
关于欠发达地区企业集聚的若干思考[J]
.现代经济探讨,2005(8):26-29.
被引量:6
7
于淑艳,詹玉萍.
“民工荒”现象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区域性转移[J]
.商业研究,2006(24):105-107.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56
1
郑燕伟.
产业转移理论初探[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0(3):19-22.
被引量:22
2
王先庆.
跨世纪整合:粤港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J]
.广东商学院学报,1997,12(2):31-36.
被引量:17
3
陈丽娟.
政府与产业集聚关系的理论研究[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4,17(3):42-45.
被引量:17
4
石奇.
集成经济原理与产业转移[J]
.中国工业经济,2004(10):5-12.
被引量:56
5
潘伟志.
产业转移内涵、机制探析[J]
.生产力研究,2004(10):119-120.
被引量:48
6
陈刚.
接受产业转移 促进经济发展——对欠发达区域发展战略的一点思考[J]
.思考与运用,2001(3):32-34.
被引量:3
7
孟召宜.
文化观念与区域可持续发展[J]
.人文地理,2002,17(2):74-77.
被引量:32
8
徐佳宾.
产业升级中的中国劳动成本优势[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25(2):23-28.
被引量:33
9
史耀媛,张秀君.
产业转移: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新思考[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1):34-36.
被引量:11
10
聂华林,赵超.
我国区际产业转移对西部产业发展的影响[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5):11-15.
被引量:41
共引文献
270
1
李晓颖,石连娇,王欢.
区域间劳动力流动与中国制造业空间结构演变——基于技能岗位匹配视角的分析[J]
.产业组织评论,2022(4):73-90.
2
李成章.
产业集聚与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浅析[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0(2):137-138.
被引量:1
3
唐涛.
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 推动湖南县域经济发展——探寻蓝山毛纺织业崛起之谜[J]
.商场现代化,2008(2):253-254.
4
鲍伶俐.
资本逻辑、技术逻辑与经济空间生成机制——浦东层级经济空间体系生成案例[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3):3-10.
被引量:4
5
李建萍.
产业转移与落后区域经济发展——国际间与区际间的比较研究[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0(4):65-68.
6
汪婷,向隅.
安徽省沿江开发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以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
.安庆科技,2011(1):21-24.
7
冯登艳.
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快河南产业升级[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3):87-90.
被引量:5
8
耿文才.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中国纺织业区际转移的粘性分析[J]
.地理研究,2015,34(2):259-269.
被引量:20
9
刘亚玲.
创业型跨区域投资的内涵、起因和特点[J]
.经济学动态,2005(3):58-60.
10
殷瑞普,王令耀.
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与广西经济发展[J]
.甘肃农业,2005(5):44-45.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32
1
张蕾,高志文,吴优.
关于苏南向苏北产业转移乏力的研究[J]
.江苏商论,2009(3):3-5.
被引量:4
2
潘伟志.
产业转移内涵、机制探析[J]
.生产力研究,2004(10):119-120.
被引量:48
3
耿焜.
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模式探索——以苏南地区为例[J]
.宏观经济管理,2006(5):60-62.
被引量:26
4
郝朝君,董金玲,张赴宁.
长三角产业转移与苏北地区经济发展[J]
.商场现代化,2006(08X):216-218.
被引量:9
5
陈刚,刘珊珊.
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J]
.当代财经,2006(10):91-96.
被引量:121
6
狄强,张章.
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投资软环境因素分析[J]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7,20(1):51-54.
被引量:5
7
刘春朝.
浙江产业集群风险规避和持续成长对策研究[J]
.特区经济,2007(2):47-49.
被引量:4
8
汪彩君,金广荣.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下浙江产业转移[J]
.浙江经济,2007(4):58-58.
被引量:2
9
石奇,张继良.
区际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工业化的协调性[J]
.产业经济研究,2007(1):38-44.
被引量:56
10
郝朝军.
苏南与苏北产业转移的机制与政策研究[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22(5):52-56.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8
1
张蕾,高志文,吴优.
关于苏南向苏北产业转移乏力的研究[J]
.江苏商论,2009(3):3-5.
被引量:4
2
邹松涛,陈永华.
长三角域内产业转移的实现机制分析[J]
.中国市场,2009(15):66-69.
被引量:4
3
宋可.
苏北承接苏南产业转移效率研究——基于Malmquist指数方法[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0(1):41-46.
被引量:10
4
许峰,李勇.
徐州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分析[J]
.商场现代化,2010(7):90-91.
5
张洋,魏晓卓,吴君民.
苏南产业向苏北和谐转移问题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5):12-13.
被引量:1
6
孙君.
苏北产业转移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J]
.商业时代,2011(23):136-139.
被引量:5
7
李凌,宋剑奇,刘恩华.
基于区位优势下的产业转移成本分析[J]
.商业经济,2014(2):19-20.
被引量:2
8
刘洪昌.
基于江苏沿海开发的苏北地区承接苏南产业转移问题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4,34(17):146-14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郭晓梅,许威.
区域产业同质化背景下发展特色工业园区的思考——基于赣榆、涟水两县调研[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2(12):394-396.
被引量:1
2
宋可.
苏北承接苏南产业转移效率研究——基于Malmquist指数方法[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0(1):41-46.
被引量:10
3
刘宁宁.
苏北与苏南产业联动发展的政策措施探讨[J]
.商业时代,2010(26):140-141.
被引量:4
4
刘洪昌,刘林舟.
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及连云港市的应对策略分析[J]
.江苏商论,2010(9):152-154.
被引量:1
5
戴晓芳,黄晶.
基于外部性理论的产业转移协调性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
.国际贸易问题,2010(11):60-68.
被引量:2
6
梁幸平,孙君.
江苏产业转移研究现状与政策评述[J]
.商业时代,2011(8):134-136.
被引量:3
7
孙君.
苏北产业转移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J]
.商业时代,2011(23):136-139.
被引量:5
8
孙君,郇红艳.
基于F-AHP的产业转移后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20(10):1157-1163.
被引量:4
9
王思文,祁继鹏.
要素流动性差异与地区间产业转移粘性[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0(2):105-110.
被引量:16
10
纪兰,陶静,周进.
苏北民营企业的薪酬管理问题探讨——基于心理契约的视角[J]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2012,31(3):3-4.
1
赵鸣,张锐戟,徐习军.
苏南产业转移与苏北文化环境关系研究[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16):137-140.
被引量:1
2
毛广雄,王洪海.
苏南产业转移对苏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24(5):434-437.
被引量:9
3
张洋,魏晓卓,吴君民.
苏南产业向苏北和谐转移问题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5):12-13.
被引量:1
4
侯立军.
略论提升苏南地区的产业竞争力[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2):12-16.
被引量:2
5
王雨.
苏南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轻工科技,2013,29(9):150-151.
被引量:1
6
汪秋明,付永红.
环保产业集聚驱动苏南产业转型升级的机理研究[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3(6):19-20.
被引量:1
7
章寿荣,严英龙.
发展高新技术,推动苏南产业结构调整[J]
.中外企业,2001(2):83-86.
8
侯立军.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苏南地区的产业竞争力[J]
.经济管理,2008,34(14):70-75.
被引量:2
9
陈晨星.
江阴:两岸联动才能可持续发展——专访江阴市委书记王伟成[J]
.财经界,2004(3):45-45.
10
蒋佳林.
苏南产业结构优化要巧用“四力”[J]
.上海企业,2009(8):39-41.
现代经济探讨
2007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