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全球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处于快速流失的状态,这些独特的文化遗产不仅体现着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构成一个民族、社会、国家的根和源。本文从传承人的活态保护、立法先行、政府主导、旅游利用、教育参与五个角度出发,构建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机制。
作者
刘丽华
何军
机构地区
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出处
《北方经济》
2007年第10期48-49,共2页
Northern Economy
基金
沈阳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利用机制
辽宁省
现代化发展
地域文化
政府主导
教育参与
全球化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5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58
同被引文献
75
1
李应军.
湖南民俗旅游经济及其特征分析[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7,14(1):70-72.
被引量:6
2
宋瑞.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之用——以武强年画为例[J]
.旅游时代,2007(4):48-51.
被引量:20
3
陈悦,陈超美,刘则渊,胡志刚,王贤文.
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
.科学学研究,2015,33(2):242-253.
被引量:7261
4
林庆.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J]
.云南社会科学,2004(4):94-97.
被引量:22
5
翟辅东,肖曾艳.
隐性旅游资源显性化的概念和应用[J]
.旅游学刊,2004,19(6):60-63.
被引量:17
6
张朝枝,保继刚.
国外遗产旅游与遗产管理研究——综述与启示[J]
.旅游科学,2004,18(4):7-16.
被引量:76
7
刘魁立.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整体性原则[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4):1-8.
被引量:244
8
刘魁立.
从人的本质看非物质文化遗产[J]
.江西社会科学,2005,25(1):95-101.
被引量:90
9
张军.
论无形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的有形化利用[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3):42-45.
被引量:23
10
陈勇.
遗产旅游与遗产原真性——概念分析与理论引介[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6(4):21-24.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7
1
曹晓峰,徐海燕.
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考[J]
.特区经济,2008(11):64-67.
被引量:5
2
徐海燕.
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16-22.
被引量:5
3
别金花,梁保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综述[J]
.旅游论坛,2008,19(6):446-450.
被引量:34
4
杨晓云.
借媒介之力推动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J]
.现代商业,2009(35):281-282.
5
杨晓云.
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媒体作用研究[J]
.现代城市,2010,5(3):46-48.
6
李虹,南晓磊.
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析[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4):469-475.
被引量:6
7
吉国秀,郭晓宇.
知识图谱分析的可能性与民俗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一项基于辽宁省非遗研究(2007-2020)的可视化探索[J]
.民俗研究,2021(6):144-153.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58
1
李明,梁列峰.
川东北“翻山铰子”的解读与传承[J]
.艺术与民俗,2021(2):67-70.
2
陈炜,杨连娇.
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异及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
.青海民族研究,2020,31(1):73-79.
被引量:17
3
于荣全.
关于现阶段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
.理论界,2009(6):139-140.
4
曹晓峰.
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式保护模式[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6):133-135.
被引量:6
5
李文实.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泉州非遗旅游开发研究[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4(6):41-45.
被引量:8
6
李保民,洪波,徐从广.
结合旅游产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探索——以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园为例[J]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8(4):37-41.
被引量:3
7
石少涛.
满族“颁金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153-156.
被引量:3
8
王汝辉.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特殊性研究——以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为例[J]
.贵州社会科学,2010(11):37-40.
被引量:22
9
王雪.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J]
.经济论坛,2010(11):124-126.
被引量:2
10
谌世龙.
传承保护视角下河池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化研究[J]
.河池学院学报,2011,31(2):69-75.
被引量:2
1
诸秋南.
“校会”联合的农产品经纪人培训模式的构建[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9113-9114.
2
郭许平.
目标管理模拟市场在煤矿企业的应用[J]
.决策探索,2006(10A):75-75.
被引量:2
3
刁娅敏.
中国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引起的思考[J]
.商情,2014(27):194-194.
4
武颜文.
构建服务一流新兴产业发展的土地利用机制[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2(1):50-53.
5
卢兵友,李秀臣,尹达.
农业资源利用机制研究──由西单村生态农业发展谈[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4(3):10-13.
6
孙经纬.
解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着力点[J]
.智富时代,2016,0(12X):252-252.
7
尹卫东,朱伟勇,王进前,骆志军,梁亮,孔庆龙.
转变利用方式创新句容土地集约利用机制研究[J]
.镇江社会科学,2012(1):28-30.
8
李银霞.
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析[J]
.特区经济,2012(9):45-47.
被引量:1
9
董建国.
创新土地利用机制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J]
.重庆国土房产,2011(3):8-9.
10
吴婵娟,薛春梅.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新农村建设为例[J]
.青年与社会,2013(12):236-237.
被引量:1
北方经济
2007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