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5-118,共4页
Education Review
参考文献4
-
1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62页.
-
2.《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683页.
-
3全国莅汉教育文化界要求实施抗战教育快邮代电[J].武汉文史资料,1998,0(3):154-155. 被引量:1
-
4.《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M].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57-359页.
共引文献110
-
1朱静宇.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俄罗斯情结”[J].当代作家评论,2004(5):136-143.
-
2项盛发.邓小平的生产力标准论与毛泽东的实践标准论[J].社会主义研究,2000(1):37-40.
-
3刘潇潇.论犯罪嫌疑人人权司法保护失范行为与对策[J].求索,2004(12):103-105.
-
4徐中.建国初期刘少奇“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思想分析[J].历史教学,2003(4):38-41.
-
5杨静.庐山谈话对全民族抗战的影响[J].历史教学,2000(11):50-52.
-
6郝先中.评施拉姆关于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观点[J].社会科学战线,2001(6):244-246. 被引量:5
-
7易刚明.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兴起及其对近代中国的影响[J].东南亚纵横,2005(5):75-79. 被引量:1
-
8吴海燕,胡世明.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合法性建树及启示[J].浙江社会科学,2005(4):127-131. 被引量:1
-
9马长生.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刑事政策的回顾与展望[J].法学杂志,2005,26(5):19-21. 被引量:3
-
10乔湘平.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J].求索,2005(9):104-106.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19
-
1熊明安.梅贻琦教育思想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1986,12(4):104-106. 被引量:1
-
2金维才.竺可桢的教师灵魂说及其现代价值[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2):81-85. 被引量:2
-
3陈钊.国民政府战时教育方针在大学中的反响[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3):66-71. 被引量:1
-
4廖其发,周昆.论陶行知的抗战建国教育思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9(4):22-26. 被引量:1
-
5李硕豪.梅贻琦的高等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1998,19(4):91-94. 被引量:27
-
6谢建美.略论戴伯韬的战时教育思想[J].教育评论,2010(3):119-121. 被引量:2
-
7陈建华.“为教育招兵,为民主募马”——论抗战胜利前后陶行知的民主教育思想[J].大学教育科学,2010(5):69-73. 被引量:1
-
8张美凤,蒋锋.竺可桢教育思想的理论特色和实践经验[J].高等教育研究,2000,21(4):95-97. 被引量:5
-
9赵万峰,王晓峰.西北联大的战时教育思想及实践[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2(6):10-14. 被引量:6
-
10张玮,朱俊.西南联大:教授治校是如何实现的——以西南联大教授会为中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5(6):142-150. 被引量:6
-
1民盟省委副主委刘以籁在座谈会上的讲话[J].福建陶研,2001(2):6-7.
-
2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促进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J].生活教育,2009(4):6-6.
-
3顾秋波.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挖掘[J].作文成功之路,2015(11):80-80.
-
4胡门祥,李育民.张申府的战时教育思想[J].教育史研究辑刊,2008(2):43-46.
-
5全国知名班主任风采[J].福建教育(德育)(F版),2012(8).
-
6郭静.由罗素的认识论引发对其道德哲学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6(26):73-74.
-
7陈会忠,胡荣.纪念座谈会在京举行[J].重庆陶研文史,2012(1):62-63.
-
8全国各地纪念陶行知诞辰120周年[J].生活教育,2011(11):24-25.
-
9赵凤利,柏华,张少卿.师者雷洁琼[J].教育与职业,2011(7):102-104. 被引量:1
-
10余玮,吴志菲.雷洁琼大姐您还好吗?[J].炎黄世界,2009(1):8-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