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国家与社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和发展研究的新视角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现状及其不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的根本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是历史上人民民主的最好的实现形式,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这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应然状态。但在现实中,长期以来,我国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却被视为“橡皮图章”或“表决机器”,没有发挥其监督和制约公共权力的作用;
作者
王晓珊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出处
《人大研究》
2007年第10期6-9,共4页
People's Congress Studying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家与社会
制度形成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当家作主
监督和制约
国家性质
分类号
D62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1
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952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1
董珍祥.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论略[J]
.人大研究,1999(10):17-23.
被引量:5
2
邹平学.
关于中国代表制度改革的理论反思——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背景[J]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5(2):163-178.
被引量:1
3
徐勇.
内核-边层:可控的放权式改革——对中国改革的政治学解读[J]
.开放时代,2003(1):98-112.
被引量:51
4
浦兴祖,李春成.
中国的社会主义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层析我国人大制度的含义[J]
.人大研究,1999(10):24-26.
被引量:3
5
王建芹.
非政府组织发展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J]
.政法论坛,2004,22(6):32-37.
被引量:13
6
秦前红,周伟.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回顾与宪政思考——写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诞生50周年之际[J]
.人大研究,2004(10):11-16.
被引量:4
7
谢庆奎.
宪政体制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研究[J]
.新视野,2005(1):48-51.
被引量:9
8
邹平学.
宪政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讨会综述[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1(5):61-65.
被引量:10
9
程浩,黄卫平,汪永成.
中国社会利益集团研究[J]
.战略与管理,2003(4):63-74.
被引量:118
10
浦兴祖.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逻辑”与“外在方位”——为纪念人大制度建立50周年而作[J]
.人大研究,2004(10):17-21.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71
1
邓京力.
新时期中国社会史发展趋势研究[J]
.史学理论研究,2000(1):80-91.
被引量:12
2
赵世瑜.
再论社会史的概念问题[J]
.历史研究,1999(2):4-21.
被引量:60
3
常建华.
中国社会史研究十年[J]
.历史研究,1997(1):164-183.
被引量:49
4
周晓虹.
试论社会史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J]
.历史研究,1997(3):66-80.
被引量:23
5
常宗虎.
社会史浅论[J]
.历史研究,1995(1):24-41.
被引量:21
6
赵世瑜.
社会史研究呼唤理论[J]
.历史研究,1993(2):15-16.
被引量:23
7
王家范.
中国社会史学科建设刍议[J]
.历史研究,1989(4):97-106.
被引量:12
8
冯尔康.
开展社会史研究[J]
.历史研究,1987(1):79-90.
被引量:35
9
陆震.
关于社会史研究的学科对象诸问题[J]
.历史研究,1987(1):91-101.
被引量:13
10
中国社会史研究综述[J]
.历史研究,1987(1):102-119.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952
1
孙峰.
参与式议程设置中的信任:从流失到精准修复——基于网约车议程的实证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2020,0(1):92-98.
被引量:3
2
姜高敏.
近三十年闽南宗族研究综述[J]
.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2022(1):726-740.
3
石慧,周慧君,吴岩.
“两会”呼声、部门回应与政策议程设置——基于235份罕见病相关建议提案答复函的分析[J]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22(2):70-83.
被引量:1
4
沈杨,成纪宏.
多源流模型下政策议程设置的触发机制研究——基于48个网络舆论事件的定性比较分析[J]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4(2):92-110.
5
于磊.
日本学界元代江南社会史研究述评[J]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2018(1):365-370.
6
涂凌波.
主体性与适配性: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传媒角色及其挑战[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9(3):59-68.
7
李瑞昌.
基于“政策关系”的政策知识体系论纲[J]
.学术月刊,2021(3):73-84.
被引量:11
8
张恩典.
风险规制中的科学咨询程序研究[J]
.私法,2019,0(2):98-138.
9
刘伟伟.
突发公共事件:媒体传播、政策过程与社会运动——三大理论视角与未来研究的可能路径[J]
.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报告,2018(1):40-55.
10
郝丽,冯玉丽.
论中国特色公共危机治理机制的三维逻辑[J]
.前沿,2023(6):5-13.
同被引文献
5
1
邓正来.
关于“国家与市民社会”框架的反思与批判[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46(3):5-9.
被引量:56
2
刘振江.
中国市民社会理论研究综述[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4):156-159.
被引量:14
3
刘宝璋.
论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对话机制——兼论政治文明的养成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1):38-40.
被引量:1
4
杨光斌,尹冬华.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理论基础[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22(6):93-99.
被引量:22
5
李刚.
马克思国家社会理论视野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00,19(6):17-2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杨斐,李新洛.
国家与社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的新解释理论[J]
.学理论,2015(13):42-43.
1
颜文坚.
支持人大工作就是支持人民当家作主[J]
.人民之声,1998(6):38-39.
2
王晓珊.
国家与社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和发展研究的新视角[J]
.山东人大工作,2007(11):54-56.
3
梦晨.
中国官场的腐败与“俯拜”[J]
.经理人内参,2007(7):16-16.
4
孟谦,尹雪.
社区居委会之“公章尴尬”[J]
.社区,2008(7):8-11.
5
刘武俊.
人大代表:你无权拒绝“特权”[J]
.法律与生活,2003(5):30-30.
6
谈少明,焦友龙.
“补钙”行动,让人大监督硬起来[J]
.法治与社会,2004(11):14-15.
7
吴双成.
《监督法》难解人大监督难题[J]
.财经,2006,0(15):20-20.
8
王立忠.
人大监督不应该理解为支持[J]
.辽宁人大,2006(10):18-18.
9
彼得·F·瓦伊拉,刘赓书.
美国检察官在大陪审团工作室内的作用——违犯规则的界线在何处?[J]
.环球法律评论,1987,9(2):23-28.
被引量:1
10
张光明.
人大代表履行职权纪实[J]
.重庆与世界,1998,0(1):17-18.
人大研究
2007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