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猪肉新型辐照保鲜的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电磁生物效应出发,分析了微波与红外线对细胞的作用。提出了微波与红外线的保鲜技术。并且通过微波与红外线照射猪肉片的实验,研究2种电磁波对肉类保鲜的作用。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时间内二者均有一定的延缓肉类腐败,提高新鲜度的作用。
作者
韩凯
机构地区
国防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猪业科学》
2007年第9期88-90,共3页
Swine Industry Science
关键词
猪肉保鲜
新鲜度
微波
红外线
分类号
TS251.1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3
1
崔强,李永强,王京,何焰蓝.
红外线植物保鲜机理的研究及应用[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4,41(10):48-51.
被引量:3
2
刘彦鹏,何焰蓝,康强.
微波与红外用于保鲜的探索[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6,43(3):48-51.
被引量:4
3
侯瑞锋,黄岚,王忠义,徐志龙.
肉品新鲜度检测方法[J]
.现代科学仪器,2005,22(5):76-80.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49
1
戴瑞彤,南庆贤.
冷却肉颜色评定方法探讨[J]
.肉类工业,2001(z1):81-84.
被引量:12
2
崔海英,曾名勇.
鱼肉鲜度快速检测技术新进展[J]
.水产科学,2004,23(7):36-38.
被引量:18
3
沈莲清,陈荷凤,朱兆服,冯枫,王晓玲,钟松.
电化学法快速检测肉品新鲜度之研究[J]
.食品科学,1996,17(3):55-58.
被引量:22
4
Pfitaner I, Biesalki F. Biochemical et Biophysical Act,A Division of Plennum Publishing Corporation New York, 2000:163-165
5
Bennet C T. Chemistry and Mode of Action of Plant Growth Subst. Butterworths Science Pub. London, 1996:284-287
6
Plonsey R, Bart R C. Bioelectricity:A Quantitative Approach,Plenum Press, New York and London, 1992:257-265
7
Kang B G, Yocum C S, Burg S P et al.. John Wiley & Sons. Inc. New York, 1997:958-960
8
Stieve H. Proc.Molecular Mechanism of Photoreception:Dahlem Konferenzen, Springer Verl Berlin, 1996:327-338
9
Kalyanasundaram K. Photochemistry in Microheterogeneous Systems,Academic Press New York and Tokyo, 1997:233-244
10
.中国国家标准汇编[M].中国标准出版社总编室,2002..
共引文献
22
1
严登俊,李伟,王贵琴,赵骥万.
生物电磁学研究进展[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3):11-16.
被引量:9
2
黄丽娟,韩剑众.
生肉新鲜度评定方法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2007,21(6):37-39.
被引量:13
3
许余良.
肉鸡市场检疫刍议[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184-184.
被引量:1
4
韩凯.
肉类的微波与红外线保鲜实验[J]
.物理实验,2008,28(3):41-44.
5
黄蓉,刘敦华.
猪肉新鲜度评价指标、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J]
.肉类工业,2010(6):43-46.
被引量:25
6
洪雪珍,王俊,周博,王永维.
猪肉储藏时间的电子鼻区分方法[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0,36(5):568-572.
被引量:17
7
洪雪珍,王俊.
基于逐步判别分析和BP神经网络的电子鼻猪肉储藏时间预测[J]
.传感技术学报,2010,23(10):1376-1380.
被引量:21
8
黄星奕,周芳,蒋飞燕.
基于嗅觉可视化技术的猪肉新鲜度等级评判[J]
.农业机械学报,2011,42(5):142-145.
被引量:24
9
石丽敏,黄岚,梁志宏.
冷鲜猪肉的新鲜度评价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2011,25(12):40-43.
被引量:6
10
张应龙,王立东,战伟伟,张咏梅,苏蕾,马玉贞.
肉品新鲜度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2011,25(8):42-46.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11
1
徐昆龙,肖蓉.
辐照保鲜技术及其在动物性食品中的应用[J]
.食品工业科技,2005,26(5):179-181.
被引量:18
2
陈育彦,屠康,施建辉.
超声波和臭氧在鲜切韭薹保鲜中的应用[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31(9):110-112.
被引量:12
3
朱秋劲,罗爱平,林国虎,龙安西,陈丽,易胜龙,李祖明.
超声波和气调贮藏对冷却牛肉保鲜效果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06,27(1):240-246.
被引量:27
4
刘玲.
肉类辐照保鲜技术的现状及前景[J]
.肉类工业,2007(4):40-42.
被引量:6
5
孙大为,李晓婷.
减压装置在冷却肉贮藏保鲜中的应用[J]
.食品科技,2009,34(2):123-125.
被引量:3
6
夏天兰,蒋其斌,陈燕飞,梁敏山.
冷却肉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技,2009,34(3):136-139.
被引量:10
7
胡红燕,要萍,张慧芸,康怀彬.
冷却肉的研究近况与展望[J]
.肉类研究,2009,23(3):70-73.
被引量:11
8
吴兆良.
冷鲜肉保鲜技术的要求和应用[J]
.肉类工业,2009(12):14-15.
被引量:7
9
常燕平.
减压贮藏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前景[J]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2(2):8-9.
被引量:21
10
马丽珍,南庆贤,戴瑞彤.
真空包装冷却猪肉低剂量辐照后的理化和感官特性变化[J]
.农业工程学报,2003,19(4):184-187.
被引量:71
引证文献
1
1
付军杰.
新型物理保鲜技术冷却肉保鲜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2010,24(11):47-5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张冬怡,吴霜,陈韬.
冷却肉卫生安全控制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2013,27(8):39-43.
被引量:3
2
常江.
超高压保压时间对冷鲜肉品质的影响[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3):338-340.
被引量:2
3
杨江,曾铄浛,熊哲民,王玉洁,李亚娜,彭利娟,廖鄂,王海滨.
恩施黑猪生鲜肉气调保鲜技术及其贮藏品质的研究[J]
.肉类工业,2021(9):18-23.
被引量:1
1
江洁芳,周海钰.
花椒精油用于猪肉保鲜的研究[J]
.中国调味品,2012,37(5):70-71.
被引量:7
2
顾仁勇,傅伟昌,马美湖,王进,洪亮发,粟云菊,彭南山.
延长猪肉保鲜期的研究[J]
.肉类工业,2002(5):29-33.
被引量:15
3
王永刚,施洋.
气调保鲜对猪肉保鲜效果研究[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10):81-82.
被引量:2
4
刘骁,谢晶,林永艳.
复合生物保鲜剂对猪肉保鲜的研究[J]
.食品与机械,2011,27(6):199-203.
被引量:14
5
猪肉保鲜的小窍门[J]
.乡镇论坛,2002(3):43-43.
6
顾仁勇,刘洪,傅伟昌.
香辛料精油用于猪肉保鲜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07,28(8):498-500.
被引量:33
7
顾仁勇,张晓蓉,傅伟昌,袁华,马美湖.
二氧化氯对猪肉保鲜的研究[J]
.肉类工业,2001(11):31-33.
被引量:20
8
张洪震,张玉华,曹桂荣.
Nisin在猪肉保鲜中的应用研究[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3):79-81.
被引量:13
9
叶文峰.
藜蒿提取物抗氧化性能的研究[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22(6):37-38.
被引量:6
10
刘长建,权春善,范圣第,王军华.
类植物乳杆菌抑菌物质的性质及其在猪肉保鲜中的作用[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9,30(8):152-155.
被引量:5
猪业科学
2007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