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理想——鲁迅《狂人日记》的未解之结
被引量:1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5-42,共8页
Luxun Research Monthly
参考文献5
-
1.《鲁迅全集》第1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
2朱文斌.风景之发现——论越文化对鲁迅的负面影响[J].鲁迅研究月刊,2005(3):70-74. 被引量:5
-
3[日]山田孝雄.《东西方伦理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
4[美]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93页.
-
5.《呐喊·自序》[A]..《鲁迅全集》第一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版.第415页.
二级参考文献4
-
1陈越.论鲁迅的越文化背景[J].鲁迅研究月刊,2000(6):20-27. 被引量:8
-
2[日]柄谷行人(赵京华译).《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中文版作者序》[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页.
-
3[日]柄谷行人(赵京华译).《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M].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52、15、53页.
-
4[美]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93页.
共引文献161
-
1孙海军.鲁迅与“S城”意义的建构[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1(3):157-168. 被引量:3
-
2王植.风景书写与现代主体的呈现——《呐喊》《彷徨》风景书写之比较[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9,0(3):204-221.
-
3王萌.清末民初的女性解放启蒙思潮与女性创作[J].中州学刊,2004(4):101-105. 被引量:2
-
4刘保昌.中国现代文学进化观与道家文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9):60-65.
-
5李峰峰.闲话休题 言归正传论 《阿Q正传·序》[J].鲁迅研究月刊,2004(9):21-25. 被引量:1
-
6张重岗.鲁迅精神视域中的政治维度[J].鲁迅研究月刊,2004(9):31-37.
-
7张光芒.中国近现代启蒙文学思潮的哲学建构[J].文学评论,2002(2):107-116. 被引量:9
-
8邹进先.鲁迅与龚自珍[J].文学评论,2004(6):34-38. 被引量:5
-
9李峰.鲁迅的文献学成就[J].史学史研究,2004(4):42-47. 被引量:4
-
10陈思和.试论阎连科的《坚硬如水》中的恶魔性因素[J].当代作家评论,2002(4):31-44. 被引量:42
-
1席格.重识郁达夫的爱情[J].博览群书,2015,0(3):76-78.
-
2阴艳,姜守斌.从东北方言看赵本山小品叙事中的女性角色塑造[J].社会科学战线,2009(12):239-240. 被引量:3
-
3袁洁.《伤逝》:“五四”小说恋爱拯救模式的别样书写[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1):38-39.
-
4宋声泉.对“十七年”女性文学史建构的省思[J].妇女研究论丛,2011(3):91-95. 被引量:1
-
5雪涅.天使的错误[J].中学生故事与阅读,2010(10):8-13.
-
6陆钰馨.墙及其他[J].散文诗世界,2013,0(8):36-37.
-
7卢云峰.“十七年”女性文学与“文革”女性文学探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16(5):62-65.
-
8李丹舟.科学中的诗性光芒——瑞恰慈心理批评模型的审美因素缕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9):29-32.
-
9魏爽,毛延生.“身份危机”的话语象似性表征——以《阿拉比》的认知文体学分析为例[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5(4):114-120. 被引量:1
-
10毛延生,王军.“身份迷失”的话语象似性表征——以拉尔夫·埃里森的小说《隐形人》为例[J].外国语文,2014,30(1):30-35.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