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网络的大学生人格教育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当前大学生的上网行为表现多样,其中大部分学生能够科学合理地使用网络。正确使用网络可以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减少人格内部冲突以及强化角色行为,从而给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带来了诸多方面的积极影响。教育者应当努力做好网络阵地的建设工作,使网络成为人格健康发展的推进器。
作者
刘玉梅
机构地区
中南大学
出处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年第5期43-45,共3页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
基金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06YB56)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
人格教育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00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周朝霞,张国良,仇棣.
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嬗变的实证研究[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8(4):134-140.
被引量:20
2
杨春荣,李曼曼.
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研究[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1):74-76.
被引量:17
3
李秀敏,阴国恩.
大学生上网行为与人格特质相关性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0(1):34-37.
被引量:48
4
吴连军,刘同利,许梅,于彦丽.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调查与研究[J]
.高等农业教育,2003(11):83-85.
被引量:11
5
陈晓强,潘爱华.
大学生网民的基本状况、存在问题及综合治理[J]
.高等理科教育,2003(4):104-108.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卜卫.
美国的互联网教育(上)[J]
.中小学管理,2001(11):36-37.
被引量:4
2
朱美燕,朱凌云.
透视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症”[J]
.中国青年研究,2002(6):20-22.
被引量:75
3
乐国林.
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及对策[J]
.社会,2001,21(6):16-18.
被引量:38
4
刘奕伶.[N].“新快报”,2001年5月9日.
5
[美]帕特·华莱士.互联网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98~199.
6
[1]Kraut R. Internet paradox: 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and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yical well 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Sep;Vol 53(9): 1017 - 1031.
7
阿明.如何应对网络心理疾病[N].健康报,2002—02—04.
8
王澄华.网络人际互动特质与依附型态对网络成瘾的影响[D].台湾:台湾大学心理学系,20012.
9
(美)PatriciaWallace.互联网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56-63.
10
朱兆军,孟炎,王宁,王桂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分析[C].哈尔滨工业大学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年会论文集.
共引文献
100
1
李彩华.
试谈高校周边网吧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及对策[J]
.现代企业教育,2006(16):158-159.
被引量:1
2
张伟.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及其对策[J]
.当代教育科学,2009(3).
被引量:2
3
任世雄,梁志刚,朱冬香.
辅导员应如何面对大学生网络成瘾[J]
.文教资料,2007(9):29-30.
被引量:1
4
熊红燕.
网络传播圈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教育思路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2007(11):23-25.
5
郝路军.
21世纪以来大学生网络心理研究综述[J]
.中国地质教育,2005,14(4):63-66.
被引量:12
6
郑显亮.
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康复策略[J]
.社会心理科学,2004,19(6):84-87.
7
唐超琼.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惑及应对办法[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19(B12):230-232.
被引量:3
8
张娟.
利用网络对专科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0(3):98-99.
9
郑显亮.
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康复策略[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23-125.
被引量:15
10
卫根泉.
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综述[J]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2):137-139.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
2
1
李生.
加强网络建设 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8,16(2):101-102.
被引量:1
2
刘景涛,丁永刚.
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交往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引导对策[J]
.唐都学刊,2008,24(5):52-55.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何登溢.
大学生健全网络人格塑造实践与思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0):137-137.
1
杨柏.
高校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J]
.长江丛刊,2016,0(35):86-86.
2
雷娟.
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8,21(3):27-29.
被引量:16
3
梁珊,闫利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探索[J]
.散文百家(下旬刊),2014(4):120-120.
被引量:1
4
袁颖.
巧用因特网来促进学生们的学习和发展[J]
.文理导航,2012(36):2-2.
5
张士辉,严玮,马志研.
高职生网络成瘾现状、原因及对策[J]
.卫生职业教育,2013,31(5):27-29.
被引量:4
6
李秀丽.
加强教育引导正确使用网络[J]
.中小学教育与管理,2008(10):10-10.
7
邓安远,章毅,许志国.
网络对高校教育负面影响的对策研究[J]
.消费导刊,2006(10):91-91.
8
田丽芳.
浅析初中生沉迷于网络的原因及其教育方法[J]
.学周刊(中旬),2013(11):5-5.
被引量:1
9
练丽丹.
该不该提倡孩子顶嘴[J]
.家庭教育导读,2009(11):33-34.
10
闫龙,张士涛,程国霞.
新课程对教师心理素质的内在要求[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2(6):138-140.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