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煤炭》
1997年第3期50-51,共2页
China Coal
同被引文献3
-
1何语平.大型天然气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的研究[J].浙江电力,2005,24(6):9-14. 被引量:9
-
2宋国辉,唐璐,姜武,肖军.2×200MW级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J].中国电力,2014,47(12):149-155. 被引量:7
-
3王为伟,朱本刚,杨家强.天然气发电对碳减排的贡献[J].燃气轮机技术,2016,29(1):9-11.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13
-
1樊金璐,孙键,赵娆.我国煤炭行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与碳流通图[J].煤炭经济研究,2017,37(9):34-37. 被引量:11
-
2吴鹏.“气代煤”发电环境效益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6):1-8. 被引量:1
-
3张裕全.考虑碳排放的燃煤电厂度电成本核算[J].工程技术研究,2018,3(13):241-242. 被引量:1
-
4王卫权,于洋,马丽芳.燃煤电厂改造项目碳减排量化方法的应用[J].中国煤炭,2019,45(3):108-113. 被引量:3
-
5任世华,焦小淼,谢亚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煤炭行业发展若干思考[J].中国能源,2021,43(11):34-40. 被引量:3
-
6高建新,郭安翔.石化行业自备热电厂清洁绿色发展路径探讨[J].炼油技术与工程,2022,52(11):66-70. 被引量:2
-
7方仍存,杨洁,周奎,黄滔,吕风波.计及全生命周期碳成本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规划方法[J].中国电力,2022,55(12):135-146. 被引量:27
-
8孙福建,宋泉训,陈洪刚,廖成胜.燃气机与柴油机并联发电功率管理系统设计[J].内燃机与动力装置,2023,40(4):90-94.
-
9朱永胜,张世博,徐其迎,库永恒,赵强松,史志鹏.计及LCA碳排放的源荷双侧合作博弈调度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24,52(2):48-58. 被引量:1
-
10田佩宁,梁肖,官雨捷,赵义馨,毛保华,薛婷.中国电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及发电结构转型路径规划研究[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24,20(1):97-106. 被引量:1
-
1时芝萍,梁双印,魏楠,王金霞,郭莉.世界燃煤发电的发展趋势浅析[J].河北电力技术,1999,18(6):1-5. 被引量:1
-
2江文,Chun.,SW.美国洁净煤技术现状[J].能源政策研究,1996(4):66-71.
-
3蔡本虎.一种高性能的燃煤联合循环系统[J].燃气轮机技术,1994,7(1):79-80. 被引量:3
-
4田彦梅.联合循环发电现状[J].燃气轮机技术,1994,7(2):64-68.
-
5娄季初.发电厂的发展前景(第二部分)[J].贵州电力技术情报,1991(8):4-7.
-
6Mader.,L,黄东宇.联合循环控制系统[J].燃气轮机技术,1994,7(2):58-63.
-
7程蓓.效率可达 60% 的联合循环[J].华东电力,1998,26(7):47-49.
-
8洁净煤技术在中国火电厂应用的前景[J].能源政策研究通讯,1994(1):25-29.
-
9沃尔夫冈.加耶夫斯基.联合循环电厂[J].中国电力,1995,28(11):59-60.
-
10熊一权.燃料电池和发电机组联合运行的发电厂[J].电力技术(北京),1990,23(4):52-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