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山西省农发水保项目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山西省在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中,按照"对外加强联系,争取更多支持;对内加强管理,建设精品工程"的工作思路,创新机制,规范项目管理,突出产业开发,集中连片创建大示范区,取得了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良好效果,为减少入黄泥沙、增加群众收入、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奠定了基础。介绍了具体的建设成效和做法。
作者
王志坚
机构地区
山西省水土保持项目管理办公室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3-35,共3页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China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农业综合开发
大示范区建设
成效
经验
山西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
1
孙正勇.
浅析水土保持与旺苍新农村建设[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6(z1):158-159.
被引量:3
2
徐彦杰.
扎实推进贵州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支撑[J]
.中国水土保持,2006(11):8-9.
被引量:7
3
刘正斌.
水土保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佳载体[J]
.中国水土保持,2007(1):19-21.
被引量:4
4
唐继斗,郭宏忠.
重庆三峡库区水土保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中国水土保持,2008(5):19-20.
被引量:8
5
刘影,孙伟,柳德一.
浅谈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J]
.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16(5):547-548.
被引量:2
6
张立燕,金新玉.
浅谈水土保持林的地位与作用[J]
.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16(5):555-556.
被引量:1
7
陈月娥,吴卿.
加强水土保持 推动新农村建设[J]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9):24-24.
被引量:1
8
蒲朝勇.
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
.中国水土保持,2003(9):12-14.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2
1
郭成平.
浅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建设新农村的关系分析[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10(12):201-202.
被引量:1
2
母成波.
黑龙江垦区农发水保项目的实践与探索[J]
.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16(7):792-79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周月杰.
城市水土保持设计浅谈[J]
.中国科技投资,2013(A33):414-414.
2
林晓静.
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调研分析[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5,43(3):156-158.
1
刘震.
推进水土保持大示范区建设 提升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水平[J]
.中国水利,2003(2):19-21.
被引量:1
2
田玉柱,谭雪红,赵廷宁.
延庆县水土保持科技大示范区建设的基本思路[J]
.北京水务,2009(4):15-17.
3
郝小丰,宁淑云,张鹏.
阳城县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的主要做法[J]
.中国水土保持,2009(6):48-50.
被引量:1
4
刘震.
积极推进水土保持大示范区建设 全面提升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水平[J]
.中国水土保持,2003(1):7-9.
被引量:3
5
刘勇.
山西省水土保持大示范区建设简述[J]
.山西水利,2014,30(3):16-16.
6
廖纯艳,徐航,赵健.
大示范区建设是新时期“长治”工程发展的必然[J]
.中国水土保持,2003(2):3-4.
7
雷环清,张声旺,袁明华.
兴国县水土保持生态大示范区建设的成功经验[J]
.中国水土保持,2005(11):24-25.
被引量:1
8
周建东,李苏宁.
“十一五”宁夏农机科技应用步伐加快[J]
.农机科技推广,2011(8):35-36.
9
杨运祥,张大伟.
搞好广安水土保持大示范区建设的几点认识[J]
.中国水土保持,2005(3):15-16.
10
杨霞庄.
修水县采取五大举措做实农发水保项目[J]
.中国水土保持,2007(11):56-57.
中国水土保持
2007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