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民族中学生的生活事件、归因特点及应对方式研究
被引量:3
出处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31-933,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基金
云南省人民政府立项课题(YSFX20406)
参考文献15
-
1王淑敏,李雪.青少年压力应对策略的研究概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4(3):25-29. 被引量:13
-
2王桂平,陈会昌.中学生面临学习应激的应对方式及其与控制点、自尊和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6):431-434. 被引量:65
-
3赵前章.关于中学生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0,0(4):90-95. 被引量:3
-
4朱卫红,柏燕.曲靖市初中生应对方式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2):228-228. 被引量:5
-
5刘贤臣,刘连启,李传琦,马登岱,赵贵芳,杨杰,孙良民.青少年应激性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1):46-48. 被引量:226
-
6张炼,张进辅.压力应对的性别差异及相关的生物学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2):202-208. 被引量:24
-
7李文道,钮丽丽,邹泓.中学生压力生活事件、人格特点对压力应对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16(4):8-13. 被引量:77
-
8励晶,方必东,何金彩,金旭如,池竞未.初中学生应对方式的调查[J].现代实用医学,2002,14(1):36-37. 被引量:5
-
9刘丽,张日昇.青少年应激及其应对研究综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9(2):85-90. 被引量:30
-
10孙圣涛.应付的研究概况[J].心理科学,2004,27(4):934-936.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111
-
1韦有华,汤盛钦.大学生应付活动的测验研究[J].心理学报,1997,29(1):68-75. 被引量:116
-
2杨昭宁.个体应对紧张情境的两种理论述评[J].心理学探新,1999,19(3):53-58. 被引量:24
-
3韦有华,汤盛钦.COPE量表的初步修订[J].心理学报,1996,28(4):380-387. 被引量:49
-
4郑晓齐,和田实,郭小兰.关于中国、日本大学生应激行为的比较研究[J].应用心理学,1995,1(2):17-22. 被引量:5
-
5陈沛霖,陈立华.论心理辅导与现代学校教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34(6):24-28. 被引量:12
-
6俞磊.应付的理论、研究思路和应用[J].心理科学,1994,17(3):169-174. 被引量:79
-
7张智君,霍燕.大学生考期应激的特征及原因分析[J].心理学报,2001,33(2):155-159. 被引量:32
-
8王亚南.高三学生的高考压力与人格现状研究[J].心理科学,2001,24(1):104-105. 被引量:14
-
9姜乾金,黄丽,卢抗生,娄振山,扬爱如,陈慧,毛宗秀.心理应激:应对的分类与心身健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4):145-147. 被引量:405
-
10胡胜利.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4,26(2):153-160. 被引量:316
共引文献959
-
1沈程峰,李欢欢,宋巍,蒋松源,包佳敏.中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与自伤的关系:积极发展素质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29(3):483-488. 被引量:10
-
2黄铎钦,陈江清,王弘,曾秀清,郑亚楠,龚茜.暴力暴露与大学生网络欺凌行为的关系:共情和性别的调节作用[J].心理月刊,2024(2):56-59.
-
3杨锦容,杨斌让.初中新生负性生活事件、心理弹性与内化问题的关系[J].心理月刊,2023(24):52-56.
-
4胡阳光.交叠影响域理论下高职新生心理健康家校共育机制探寻——以无锡市直属学校2022级某新生班为例[J].心理月刊,2023(22):217-220.
-
5李和孺,张涛,杨文娇.大学生生活事件与心理韧性的关系:积极心理品质的中介作用[J].心理月刊,2023(20):89-91.
-
6林威娜,杨航,谭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生活压力、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J].心理月刊,2023(19):79-81. 被引量:2
-
7鲁淑红,解厚荣,杜逸群.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指标调查研究[J].心理月刊,2023(16):219-221.
-
8龚茜,张萍萍,黄铎钦.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自我分化的中介作用和情绪调节能力的调节作用[J].心理月刊,2023(15):72-74.
-
9郭红梅,石利娟,勒培森.学业压力量表在中国中学生中的初步修订[J].心理月刊,2023(11):85-87.
-
10陈明,余皖婉.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新生攻击行为的影响: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作用[J].心理月刊,2023(11):79-8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25
-
1井世洁,乐国安.初中生的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不良情绪的结构模型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3):256-257. 被引量:58
-
2冯永辉,周爱保.中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焦虑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18(1):71-74. 被引量:98
-
3廖全明,李辉,刘宗发.云南民族地区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3):203-204. 被引量:6
-
4曾凡敏.汉、藏族中学生心理应激源比较研究[J].教育探索,2006(7):94-96. 被引量:4
-
5陈国典,林咏梅,黄岑杨.藏族中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5):577-580. 被引量:5
-
6DUFFYKG,WONGFY.社区心理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101.
-
7SEGRIN C , FLORA J. Poor social skills are a vulnerability fact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social problems[ J ]. Human Commun Res, 2000, 26 (3) :489 - 514.
-
8TAKAKURA M, SAKIHARA S.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sychosocial factor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Japanese jun- 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J ]. J Epidemiol, 2000, 10 (6): 383 - 391.
-
9MONROE SM, SIMONS AD. Diathesis-stress theories in the context of life stress research : Implications for the depressive disorders [ J ]. Psychol Bull, 1991,110 ( 3 ) :406 -425.
-
10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435.
引证文献3
-
1沈潘艳,赵志明.阿瓦山区佤族和汉族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心理健康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93-94. 被引量:7
-
2邹璇,邓冰,谢平霞.苗族及侗族中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调查[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2,37(6):626-628. 被引量:4
-
3张力仁,何克.贵州省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应激行为关系的研究[J].科教文汇,2018,0(10):140-141.
二级引证文献11
-
1黄重,叶一舵.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武夷学院学报,2013,32(3):93-98. 被引量:4
-
2张丽,杨国愉,李晨,贺英.少数民族地区卫校不同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的比较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22(11):1020-1023. 被引量:5
-
3张丽,杨国愉,李晨,贺英,赵梦雪,杨晓君.我国少数民族群体心理健康的研究进展[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5,24(4):450-453. 被引量:1
-
4杨慧卿.黎族青少年生活事件与应对方式现状调查报告[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6(3):84-87.
-
5张庆吉,涂叶满,肖燕.贫困和非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的追踪观察[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57-59. 被引量:6
-
6侯秀梅,钱丽菊,刘利.独生子女精神病患者家属总体幸福感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6,29(3):196-198. 被引量:4
-
7马岩,傅利军,方益荣,邢超,屠春雨.绍兴市部分初中生应激性生活事件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17,38(8):1202-1204.
-
8高刚.新疆伊犁地区儿童青少年应激性生活事件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9,46(15):2745-2748.
-
9贾月辉,葛杰,姚业祥,韩云峰,白丽.达斡尔族留守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1,25(1):32-36. 被引量:5
-
10魏杰,杨通华,张庆林,张劲梅.滇黔桂少数民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疏离感的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2,30(1):124-129. 被引量:8
-
1党峥峥.农村中学生生活事件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6):730-732. 被引量:11
-
2陈燕,康耀文,姚应水.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2):254-256. 被引量:25
-
3王继东,钱小毛,郁敏.大肠埃希菌连续分离株耐药性与三类整合酶基因的研究[J].世界感染杂志,2006,6(6):520-522. 被引量:4
-
4商永华,蒋小玲,林海谅,程云帆.生活事件对多发性硬化发病与复发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7):110-111. 被引量:2
-
5曹亚杰,司继伟.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应激反应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1):53-54. 被引量:33
-
6黄永新,林东,韦弘.广西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症状及生活事件相关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9):1128-1130. 被引量:2
-
7邓冰,黄列玉,王加好.大学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相关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9):1144-1144. 被引量:13
-
8谭恩,张步振,张彦,张磊磊,周文宝,陈兵.驻滇南基层部队军人医疗卫生服务需要调查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3,23(8):925-926. 被引量:2
-
9曾凡敏.成都市486名汉族中学生生活事件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2):1044-1045. 被引量:2
-
10马伟娜,姚雨佳,周丽清.自我效能和生活事件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途径及模型构建[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10):1197-1199. 被引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