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288名健康人群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调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病毒性肝炎(简称肝炎)是我国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可导致严重慢性肝病,并且与肝细胞癌密切相关。肝炎历年在应城市传染病中占有重要地位,该病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其病毒感染和携带状况较为普遍。为了解应城市肝炎病毒感染状况,遂于2006年对该市288名健康人群进行了甲、乙、丙、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物血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
田高君
郑志想
机构地区
湖北省应城市疾病控制中心
湖北省应城市人民医院
出处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7年第5期64-65,共2页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and Preventive Medicine
关键词
肝炎病毒感染
血清学调查
健康人群
戊型肝炎病毒
病毒性肝炎
感染标志物
慢性肝病
肝细胞癌
分类号
R512.6 [医药卫生—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戴志隆 补国明.中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M].北京:科学科技文献出版社,1992-1995..
2
胡学芳,张润梅,阎宏,阎彩香.
太原地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J]
.山西医药杂志,1999,28(5):385-386.
被引量:4
3
刘柏林.
1995年—1999年南京市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海南医学,2001,12(8):76-76.
被引量:3
4
戴苡.
杭州市西湖区1990-2001年各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J]
.疾病监测,2002,17(12):461-463.
被引量:11
5
黄文龙,洪荣涛,江爱民,林泰崴,林晖,张武将,游晴惠.
福建省1990-2001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J]
.疾病监测,2002,17(7):254-255.
被引量:9
6
黄平.
广东地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与分析[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2,3(2):105-107.
被引量:33
7
郭辽朵.
伊川县1993—2002年各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3,14(3):138-139.
被引量:2
8
时凯,曹付群.
驻马店市1992~2002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J]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4,10(2):98-98.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王季午.传染病学(第3版)[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98.258.
2
戴志澄 祁国明.中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上卷)[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44-45.
3
李立明.病毒性肝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293.
4
宁豪丁,吴津.
福田区1985~1997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1999,11(1):48-50.
被引量:7
5
刘崇柏.
我国病毒性肝炎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因素研究[J]
.中华肝脏病杂志,1998,6(2):67-70.
被引量:139
6
黄平.
预防输血传播病毒的感染[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0,6(5):19-21.
被引量:6
7
黄平,曾汉武.
医源性病毒性感染的防治对策[J]
.疾病控制杂志,2001,5(1):53-56.
被引量:7
8
黄平,李晖,叶高龙,林萍.
病毒性肝炎患者中TLMV DNA检测[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1,11(4):409-410.
被引量:2
9
杜哲群.
嘉兴市1990~2000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J]
.浙江预防医学,2002,14(8):16-17.
被引量:4
10
戴苡.
杭州市西湖区1990-2001年各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J]
.疾病监测,2002,17(12):461-463.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48
1
谭覃,马健强,曹富鹏,吴艳霞.
顺德区病毒性肝炎感染状况及疫苗效果分析[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4,10(3):164-166.
2
陆泉,刘丽红.
深圳市宝安区1998—2002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18(7):27-28.
被引量:4
3
曹志威,李灵辉,方艳,李艳,罗会明.
广东省1991~2002年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情况分析[J]
.广东医学,2004,25(9):1089-1090.
被引量:17
4
李仁基,黄小芬.
广东某大学5届新生乙肝表面抗原携带情况[J]
.中国学校卫生,2004,25(6):763-763.
被引量:7
5
谭覃,马健强,曹富鹏,吴艳霞.
顺德区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及疫苗免疫效果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2005,5(1):69-70.
6
罗耀星,张吉凯,李建基,李辉,蔡汉港,方苓,陆碧如,阳文胜.
广东省2002年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
.中国计划免疫,2005,11(2):89-92.
被引量:51
7
李敏,王钧镕,马立新,张宇艳,巢贤俊.
5805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析[J]
.上海预防医学,2005,17(7):314-317.
被引量:3
8
袁小云.
安义县1993~2004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05,6(9):18-20.
被引量:1
9
朱建福,郑英杰,王法弟,张潇,王学才,徐海涛,姜庆五.
浙江省德清县1998~2003年病毒性肝炎疫情分析[J]
.疾病控制杂志,2005,9(5):462-464.
被引量:13
10
沈贞,朱红良.
平安县1993~2003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J]
.疾病监测,2005,20(10):526-528.
被引量:5
1
任培上,胡国龄,谭德明,张铮.
丁型肝炎感染标志物在189例慢性乙型肝炎血清中的检测和分析[J]
.临床肝胆病杂志,1991,7(3):129-131.
被引量:7
2
丁明权,张光曙,孙思才,于建国.
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检出情况比较[J]
.人民军医,1996,39(11):44-45.
3
王华信,杨晶.
丁型肝炎感染标志物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分析[J]
.甘肃医药,1994,13(6):319-320.
4
唐振亚,喻植群,汪由坤,杨东亮,郝连杰.
肝病患者HCV感染的临床特点[J]
.临床内科杂志,1996,13(6):40-41.
5
熊登晃.
26785例工人HBV感染的血清学调查[J]
.疾病控制杂志,2000,4(1):94-94.
被引量:1
6
彭小斌,张国安,施水兰,刘小朋.
福州地区海洛因依赖者艾滋病毒、肝炎病毒及梅毒感染调查[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0,6(6):39-39.
7
糜祖煌.
弓形体感染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3,1(1):108-109.
8
毛远丽.
HBV血清标志物实验室检测的临床意义[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0,33(4):382-384.
被引量:16
9
武志凌.
PCR检测HBV DNA与HBV不同血清标志物组合的关系探讨[J]
.深圳医学,1999,12(2):10-11.
10
卢知吾.
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特点及预防[J]
.解放军健康,1999(4):10-11.
被引量:1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