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国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启示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美国康奈尔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硕士与其他工科硕士在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方面的比较研究,试图从美国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中,获取促进我国工程硕士进一步发展的启示。
作者
黄春香
机构地区
上海交通大学
出处
《理工高教研究》
2007年第5期44-48,共5页
Journal of Technology College Education
关键词
工程硕士
培养模式
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
康奈尔大学
培养目标
工科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1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4
1
http://www.gct-me.org/lp-classf-view.asp? id=122
2
系统规划工科学位和研究生教育.http://www.gct-me.org/lp-classf-view.asp?id=123.
3
http://www.mit.edu/
4
http://www.cornell.edu/
共引文献
1
1
郝智秀,季林红,冯涓.
基于CDIO的低年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探索——机械基础实践教学案例[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7(5):36-40.
被引量:37
同被引文献
51
1
张海英,汪航.
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若干问题分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8(5):63-68.
被引量:33
2
唐丽,田鹏颖.
日本工程伦理思想探略[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29-32.
被引量:3
3
刘文清,赵俊岚,乔晓华.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我校工程教学改革构想[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8(5):1-4.
被引量:34
4
顾建民.
美国工程硕士计划的由来及其发展[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1):64-68.
被引量:14
5
顾建民,王沛民.
美国工程博士及其培养的研究[J]
.上海高教研究,1993(4):101-104.
被引量:17
6
仇国芳,张文修.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初探[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5):36-39.
被引量:15
7
李桂霞,钟建珍,王立虹.
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教育与职业,2005(20):4-6.
被引量:191
8
毕家驹.
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学位标准和质量保证准则及启示[J]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5,18(4):28-32.
被引量:14
9
吴惠琴.
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定位及其发展探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5):32-34.
被引量:15
10
钟尚科,张卫刚,姚训,蒋慧.
美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8):70-73.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7
1
翁勇南,宋守信.
我国工程硕士培养体系改进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09(3):20-23.
被引量:9
2
李晨希.
突出工程特色 提高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J]
.继续教育,2012,26(4):21-23.
3
李德才.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卓越计划”的思考——兼论工程创新型人才的素养和品质[J]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2(2):58-62.
被引量:2
4
邓艳.
关于我国设立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的博弈分析[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28(6):26-27.
5
孙新波,易嘉骏,梁晓宁,邹吉娥.
欧美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对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启示[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2,32(4):18-20.
被引量:3
6
楚旋,李旭东,赵聪环.
我国工程类研究生政策分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2(5):17-21.
7
米丹.
我国当代工程人才思政教育培养模式问题及对策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4):18-2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赵军,唐祖爱.
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理工高教研究,2009,28(3):95-97.
被引量:5
2
江钟信.
工程硕士培养质量问题与对策研究[J]
.中国科技纵横,2010(2):109-110.
3
丁明利,唐俊峰,刘艺,舒慧生.
新形势下工程硕士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基于东华大学的实践经验的论述[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2):143-147.
被引量:2
4
王霁,李景元,邓艳.
从项目管理的维度看工程硕士教育管理[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3):89-90.
被引量:1
5
吴犇,杨德云.
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工程师培养教学模式初探——以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例[J]
.科技创新导报,2012,9(34):164-164.
6
金志民,杨春文,刘铸,李殿伟,赵玥琪,刘丹.
创新型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科教导刊,2013(16):52-53.
被引量:1
7
屠远,李蔚,罗胜利.
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
.管理观察,2013(26):88-89.
被引量:5
8
王云霞,王志亮,高成冲.
中美工程硕士教育培养体系之比较——以机械工程专业为例[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1):61-65.
被引量:1
9
王秀萍,赵瑛,林斌,曹向群.
工程硕士实践实验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12(4):158-159.
被引量:2
10
赵悦.
在职工程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基于文献整理和访谈调查的方法[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4,31(3):68-72.
被引量:2
1
宋颖.
美国康奈尔大学[J]
.英语画刊(高级),2014,0(6):98-98.
2
马万华.
康奈尔大学[J]
.知识就是力量,2001(7):56-58.
3
康奈尔大学[J]
.科学中国人,2002(2):62-63.
4
美正在研制可用50年的长效电池[J]
.科技与企业,2008(4):80-80.
5
郭冬仙.
正确看待同学的背后议论[J]
.湖北招生考试,2010,0(7):36-36.
6
章新友,肖飞飞.
新加坡教育体制的探究及其启示[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24(5):92-97.
被引量:1
7
高军.
浅析美国高校的层次和类型对其招生的影响作用[J]
.理工高教研究,2004,23(1):16-18.
被引量:1
8
用咖啡颗粒做成的机器万能钳[J]
.消费,2010(42).
9
李楠楠.
试论朱自清的语文教师观[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1(4):206-206.
10
裘柳丹.
做一个大气的梦[J]
.中学生天地(初中综合版)(A版),2013(9):47-47.
理工高教研究
200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