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国有改制企业非正式员工的使用和激励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分析了非国企正式员工的特点和企业对非正式员工的使用及激励现状,提出建立多层次薪酬激励制度、进一步完善薪酬结构,建议综合运用参与、荣誉、培训、文化等多种激励方式。
作者
应华伟
机构地区
浙江巨化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出处
《石油和化工设备》
CAS
2007年第5期35-38,共4页
Petro & Chemical Equipment
关键词
国企改制
非正式员工
使用
激励
分类号
F426.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2
1
赵曙明.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万瑞赢华经济研究中心.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年4月.
同被引文献
44
1
韩德强.
韩国新自由主义的结构调整:奇迹还是灾难?[J]
.国外理论动态,2002(3):15-17.
被引量:6
2
徐旭川.
非营利组织营利行为及其税收政策定位[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10):11-15.
被引量:11
3
陈爱吾,薛虹.
企业临时工管理的初步探讨[J]
.商场现代化,2005(12Z):241-242.
被引量:13
4
韩荣.
劳动密集型企业非正式员工的激励机制[J]
.河北企业,2006(2):22-23.
被引量:4
5
周波.
国有企业如何对非正式员工进行激励[J]
.科技资讯,2006,4(29):231-231.
被引量:5
6
孙继红.
企业非正式员工的激励探究[J]
.辽宁经济统计,2007(5):34-35.
被引量:2
7
杨望成,李江帆.
国内外非营利部门研究的剖析与评介[J]
.中州学刊,2007(5):101-105.
被引量:2
8
乌尔里希·贝克,伊丽莎白·贝克一格恩斯海姆:《个体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页.
9
阿尔多弗·萨德-费洛、黛博拉·约翰斯顿编,2006,《新自由主义批判读本》,陈刚译,凤凰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
10
鲍曼,2010,《工作、消费、新穷人》,仇子明、李兰译,吉林出版集团.
引证文献
3
1
吴兴华,熊巍俊.
非营利组织非正式员工的激励机制及其构建——以广州电大为例[J]
.西安社会科学,2009,27(4):90-92.
被引量:2
2
芦恒.
“工作贫困”及其社会风险探析——以韩国青年贫困现象为例[J]
.青年研究,2012(3):53-62.
被引量:8
3
陆远权,蒋雨珈.
中国企业非正式员工激励研究述评[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4):80-8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陆远权,蒋雨珈.
中国企业非正式员工激励研究述评[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4):80-84.
被引量:3
2
侯海青,许火洋.
非正式员工激励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3(5):50-54.
3
尹海洁,王翌佳.
东北地区城市工作贫困群体就业质量研究——来自哈尔滨、长春和沈阳市的调查[J]
.中国人口科学,2015(3):116-125.
被引量:24
4
王静.
中国“青年贫困化”探析——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分析[J]
.山西农经,2017(1):113-113.
5
涂丽,乐章.
城市工作贫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CFPS数据的实证[J]
.人口与经济,2018(5):20-30.
被引量:14
6
沈茜,陈祉怡,李想.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新生代员工激励研究综述[J]
.经济研究导刊,2019(6):127-129.
被引量:11
7
张庆.
经济增速持续减缓下城市就业者工作贫困及政策应对[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9(5):65-72.
被引量:5
8
陈海龙.
“90后”员工激励问题初探——以沈阳上汽大众4S店为例[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0(3):71-73.
被引量:1
9
沈茜,陈祉怡,李想.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90后员工激励机制研究——以南京市中小型教育投资企业为例[J]
.中国集体经济,2020(4):99-104.
被引量:4
10
祁静,芦恒.
大学毕业生工作贫困风险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毕业生)的数据分析[J]
.中国青年研究,2020(12):91-99.
被引量:9
1
宋丽丽.
对非正式员工激励机制的探讨[J]
.投资与创业,2012(4):27-27.
被引量:1
2
章威.
如何激励国有企业非正式员工[J]
.中外企业家,2013(4S):153-153.
3
王东来.
企业非正式员工激励机制研究[J]
.中国商贸,2010,0(19):62-63.
被引量:2
4
王宝达.
加强中职学校对非正式员工的激励探讨[J]
.经济师,2006(6):154-155.
5
王劲昕.
论企业对非正式员工的激励[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6(3):50-52.
被引量:1
6
姜绍华.
国有改制企业公司治理结构面临的问题及其完善措施[J]
.山东企业管理,2000(10):12-13.
7
丁爱玲.
投资主体多元化是激活国有改制企业的突破口[J]
.河南经济,2002,2(5):62-63.
8
江力.
公共企业非正式员工激励问题研究综述[J]
.现代商业,2012(12):98-99.
被引量:1
9
韩荣.
劳动密集型企业非正式员工的激励机制[J]
.河北企业,2006(2):22-23.
被引量:4
10
吕三玉,张昌鑫.
审计国有改制企业应注意的问题[J]
.湖北审计,1998(8):9-9.
石油和化工设备
200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