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从“80年代”到“新世纪”——答诗友十八问
被引量:3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6期16-19,共4页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同被引文献15
-
1黑黑.悬浮于失重时代的诗歌事件[J].安顺学院学报,1999,4(3):29-35. 被引量:2
-
2张立群.反思中的自由与沉默——论文学史意义上的90年代诗歌[J].文艺评论,2004(5):43-47. 被引量:3
-
3[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262.
-
4[法]皮埃尔·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
5[德]卡尔·曼海姆.卡尔.曼海姆精粹[M].徐彬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
6陈旭光 谭五昌 断裂 转型.分化-90年代先锋诗的文化境遇与多元流向.诗探索,1996,(2).
-
7王家新.从听众席上站起的女生[A].杨克主编.2000中国新诗年鉴[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
-
8[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2.
-
9魏天无.1999年以来的网络诗歌:状况、特征和问题[A].杨克主编,2004-2005中国新诗年鉴[M].福州:海风出版社,2006.
-
10陈仲义.网络诗写聚焦[A].陈仲义.中国前沿诗歌聚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
1陶丽萍.现代乡土小说的悲剧审美追求[J].兰州学刊,2008(10):176-178.
-
2洪治纲.“游走”的意义——王手小说论[J].当代作家评论,2008(4):118-124. 被引量:5
-
3林凯.论舒婷早期诗歌的创作主体精神姿态[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27(9):14-17. 被引量:1
-
4武善增.论“80后”写作的精神姿态[J].文艺争鸣,2011(9):120-124.
-
5黄灯.以另一种方式与“世界”相遇——韩少功《山南水北》中的精神姿态[J].江汉论坛,2012(9):100-103.
-
6吴琪.论王小波小说中的反“乌托邦”精神[J].长沙大学学报,2011,25(3):79-80.
-
7黄健.否定与叛逆:新历史小说的精神姿态[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4):114-117. 被引量:3
-
8俞学雷.个人化写作的合法性及其待解的问题[J].当代文坛,2004(6):23-25. 被引量:5
-
9贺仲明.乡村的自语——论莫言小说创作的精神及意义[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79-85. 被引量:14
-
10闫晶.浅析知青的文化心理[J].黑河学刊,2014(5):137-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