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科技与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17,共3页
Science-Technology & Publication
参考文献9
-
1何圣.经济全球化与企业竞争优势[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
2贾昌荣.夕阳品牌:“安乐死”还是再竞争.中国品牌,2005,(2).
-
3文心.努力探索中国大学出版社发展的新模式——访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王明舟[J].编辑之友,2006(1):11-13. 被引量:4
-
4余丽珍.构建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J].中国出版,2006(1):26-27. 被引量:1
-
5林景新.中国本土品牌之痛[J].中国中小企业,2004(10):23-24. 被引量:3
-
6杨玉岭,赵中伟.出版社的商标与品牌[J].出版科学,2006,14(1):57-58. 被引量:2
-
7陈放著.品牌学[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1.
-
8范家巧.准确定位 创新管理 科学发展——从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的实践看中小型大学出版社发展[J].出版发行研究,2006(8):31-32. 被引量:1
-
9王春光,杨爱臣.论转制后大学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构建[J].科技与出版,2007(7):21-23. 被引量:3
共引文献87
-
1黄志贵,姚晓琴.品牌的个性化及其价值[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9):68-70. 被引量:5
-
2陈建新,姜海.论品牌营销中的风险控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1(11):82-84.
-
3孙秀娟.我国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探索[J].北方经贸,2005(1):41-42. 被引量:9
-
4谢弦.以信用原则塑造企业名牌[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3):36-40.
-
5潘国红.学校品牌战略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1(2):37-40. 被引量:8
-
6邱雪.我国体育明星品牌代言人的热点问题探讨[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4):63-66. 被引量:14
-
7陈勇星,顾建萍,秦秋英.正确理解品牌延伸的内涵[J].商业时代,2005(30):40-40. 被引量:4
-
8杨桂君.运用市场营销理念在综合医院创办老年护理病房[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5,20(10):40-41. 被引量:2
-
9李晓青,周勇.中外企业品牌管理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05(21):77-80. 被引量:26
-
10张书娟.国产洗发水品牌“短命”现象剖析[J].日用化学品科学,2006,29(3):38-41.
同被引文献14
-
1康军.论我国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J].编辑之友,2004(S1):8-10. 被引量:5
-
2吴书杰.出版社品牌策略新论[J].编辑之友,2006(5):32-34. 被引量:2
-
3刘坚.中小出版社该如何走差异化发展之路[J].编辑之友,2007(1):41-43. 被引量:3
-
4董中锋.新形势下编辑工作职能与出版文化创新[J].中国出版,2007(2):44-46. 被引量:5
-
5毛士儒.谈出版社品牌的建设和维护[J].出版发行研究,2007(5):72-73. 被引量:2
-
6菲利普·科特勒.科特勒谈市场营销.高登第.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
-
7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教程.俞利军,译.6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
8[3]齐峰.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实现出版业科学发展[N].光明日报.
-
9何静.地方高校学报影响因子的变化趋势分析[J].科技与出版,2007(11):48-50. 被引量:8
-
10薛可,余明阳.出版社品牌力的五大构成[J].科技与出版,2008(1):24-26.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6
-
1杨荣星.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探索高校学报的创新路径[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4(6):5-6. 被引量:2
-
2崔明,李朝晖.中小型出版社图书定价方法研究——基于顾客价值导向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7):77-78. 被引量:1
-
3张赵晋.基于利基战略的独立唱片公司发展战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0(25):35-36. 被引量:1
-
4王晓英.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如何提升编辑的创新力[J].决策与信息(下旬),2011(5):134-135.
-
5杨志坚,王晋伟.出版社目标营销战略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3(1):27-29. 被引量:4
-
6马文玉,秋军.基于利基市场和媒介融合视角探讨我国报业发展新出路[J].现代营销(下),2017(10):204-205. 被引量:1
-
1王耀东.机关报:如何传递企业品牌价值[J].国际公关,2006,0(6):82-85.
-
2沈毅.从社会转型期受众需求的特点看媒体公信力[J].新闻战线,2006(7):15-17. 被引量:1
-
3张春林.论报业集团子报经营思路的创新[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25(5):55-58. 被引量:1
-
4陈中权.温州报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温州论坛,2008(6):34-41.
-
5报纸不宜网站融合[J].新闻前哨,2010(7):7-7.
-
6郑素洁.关于新闻深度报道的探讨[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1):113-115.
-
7陈国权.新媒体需要新思维——北京报纸网站发展思路解析[J].中国记者,2010(8):53-55. 被引量:9
-
8余跃,李兴国.内容为王 广告为本 受众至上——从凤凰、央视的对伊报道看电视媒体的品牌塑造[J].南方电视学刊,2003(3):26-30.
-
9周立新,张晓峰.新加坡报业产业化启示[J].新闻前哨,2009(3):72-75. 被引量:3
-
10彭建华.数量化新闻标题的功能分析──兼谈数字的误用[J].秘书之友,2000(9):1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