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优选论的加权赋值分析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优选论是音系学研究中比较新的理论,一般通过制约条件层级体系的评估和选择来确定最佳候选项。本文试图引入数学的加权赋值分析法,开辟一个崭新的路径来评估和选择最佳候选项。通过分析英语和汉语的实例,说明和证实最佳候选项的产生可以在加权赋值分析方法的帮助下完成。数据的使用在音系研究中是一种比较直观和科学的方法。在国内,目前这是一项具有开拓性的研究。
作者
赵忠德
机构地区
大连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16,共3页
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关键词
音系学
加权赋值分析法
优选论
分类号
H03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2
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20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0
1
周晋英.
北京话儿化韵的《优选论》分析[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S1):20-30.
被引量:6
2
RenéKager,马秋武.
《优选论》评介[J]
.当代语言学,2001,3(3):220-225.
被引量:7
3
徐学萍,朴哲浩.
优选论与汉语重叠词的声调变化[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2):79-85.
被引量:4
4
张吉生.
优选论与汉语外来语的音节可接受性[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6(4):7-12.
被引量:28
5
左岩.
优选论的最新进展之一──共感理论[J]
.现代外语,1999,22(3):310-326.
被引量:19
6
王嘉龄.
优选论与功能主义[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4(1):30-34.
被引量:32
7
王嘉龄.
优选论和天津话的连读变调及轻声[J]
.中国语文,2002(4):363-372.
被引量:36
8
马秋武.
普通话二合元音韵母的组构与优选论分析[J]
.当代语言学,2004,6(1):19-25.
被引量:11
9
钟荣富.
优选论与汉语的音系[J]
.当代语言学,1995(3):1-14.
被引量:23
10
宫齐,范俊军.
优选论的对应理论及其制约条件的交互作用[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61-66.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92
1
马秋武.
同化及同化的音系描写[J]
.南开语言学刊,2003(1):36-42.
被引量:6
2
左岩.
优选论的最新进展之一──共感理论[J]
.现代外语,1999,22(3):310-326.
被引量:19
3
周晋英.
北京话儿化韵的《优选论》分析[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S1):20-30.
被引量:6
4
李兵.
优选论的产生、基本原理与应用[J]
.现代外语,1998,21(3):74-93.
被引量:70
5
石锋.
天津方言双字组声调分析[J]
.语言研究,1986,6(1):77-90.
被引量:118
6
王嘉龄.
优选论[J]
.当代语言学,1995(1):1-4.
被引量:43
7
钟荣富.
优选论与汉语的音系[J]
.当代语言学,1995(3):1-14.
被引量:23
8
王嘉龄.
优选论和天津话的连读变调及轻声[J]
.中国语文,2002(4):363-372.
被引量:36
9
林茂灿.
普通话语句中间断和语句韵律短语[J]
.当代语言学,2000,2(4):210-217.
被引量:32
10
李兵.
当代音系学的方法论特征[J]
.现代外语,2001,24(1):1-22.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209
1
孙彬彬,冯卉.
天津方言语音与音系研究综述[J]
.中国语音学报,2023(2):127-136.
2
李茜.
港式中文外来词在标准汉语系统的使用状况及特征研究[J]
.汉字文化,2024(13):56-59.
3
许良越.
当代音系理论管窥[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4):11-14.
被引量:1
4
许雷.
优选论的制约条件对诗歌功能对等翻译的启示[J]
.文教资料,2008(12):52-54.
5
李斌,蒋平.
因纽特语音节组构的优选论分析[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104-107.
被引量:1
6
马秋武,陈冰.
优选论的制约条件:分类与表述[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7(4):20-25.
被引量:17
7
马秋武.
候选项链理论:问题与对策[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1):30-37.
被引量:10
8
曾晓渝.
论天津话的源流[J]
.南开语言学刊,2010(2):1-13.
被引量:6
9
贺俊杰.
“天津话连读变调之谜”再探[J]
.南开语言学刊,2010(2):23-34.
被引量:4
10
李智强.
《汉语音系学研究》评介[J]
.当代语言学,1999,1(1):44-51.
被引量:1
1
朱晓军.
刍议从语言的层级体系看英语中隐喻现象[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3(S1):4-6.
2
颜红菊.
汉语外来词汇系统的层级体系[J]
.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2):44-46.
被引量:3
3
吴传飞.
传统语言层级体系质疑──兼论语言层级体系的构建[J]
.武陵学刊,1996,31(5):79-80.
4
刘琦.
汉英单宾构式对比研究[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3):63-68.
5
刘苹,李松.
汉语复合数词的结构及其成分语义关系类型[J]
.湖北社会科学,2014(3):113-116.
被引量:3
6
连蜀.
谈汉语语素的识别[J]
.九江师专学报,2001,20(1):79-83.
被引量:2
7
殷志平.
不能成句的主谓短语[J]
.汉语学习,2002(6):19-24.
被引量:13
8
黄小干,庞莉莉,李蓉,黄加加.
俄语元音加权英语元音注音法探讨[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18(5):42-44.
被引量:3
9
王元祥.
试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7(4):24-26.
被引量:1
10
王培松.
基于语言层级体系观的职中英语词汇有效教学初探[J]
.职业,2012(9):122-122.
外语研究
200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