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汉字观”新篇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文字是有声语言的书面表达形式"、"文字是有声语言的辅助交际工具"等,是我们常见的汉字定义,似乎也成了一种共识。申小龙教授提出"汉字是汉民族思维和交际最重要的书面符号系统",可谓振聋发聩,突显人文性是该定义的最大贡献,是对前者"单线进化论"误区和盲端的指正,但似乎也糅入了模糊概念。笔者立于伟人们的肩上,对汉字定义作了修正。目的是希望在纲举目张之词的定义背后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思考和警醒;另一面,也希望辞书界为该词一个合理的定义,以指导语用。
作者 易花萍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1-155,共5页 Southeast Academic Research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5

  • 1申小龙.汉字改革的科学性与民族性[J].学术月刊,1985,17(10):41-47. 被引量:8
  • 2[6]段玉裁.广雅疏证序[M].北京:中华书局,1983.
  • 3[2]黄德宽,常森.汉字阐释与文化传统[M].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 4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65.
  • 5梁东汉.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共引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