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对象”何以“依照知识”?——康德“哥白尼式”哲学革命的意义之重估 被引量:6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康德以其"对象依照知识"这一振聋发聩的观点发起了一场哲学领域的"哥白尼式"革命,从而改变了整个西方哲学的走向。这场革命基于近代认识论哲学的困境,在力图克服唯理论与经验论对立冲突的基础上将它们加以调和,建立了以"对象依照知识"为基本思路的主体性哲学。这场革命的主要意义在于:第一,在本体论领域发现了"对象"世界的存在;第二,在认识论方面发现和确立了主体能动性原则;第三,在哲学史上实现了哲学研究思路的转向。当然,囿于时代背景,这一革命仍是不彻底的,仍存在诸如知识的先天性问题、"物自体"不可知问题、现象与本体相分离问题、忽视客体性原则问题等缺陷。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康德发起这场革命的原因、知识背景、意义以及局限性重新进行了思考与定位,以期为深入理解康德的思想提供一把钥匙。
机构地区 曲阜师范大学
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0-76,共7页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郑昕.康德学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 2康德 邓晓芒译.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70-171.
  • 3梯利.西方哲学史[M].伍德增补.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27.
  • 4卡尔·福尔伦德.康德生平[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 5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 6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 7方哲.论康德“哲学转向”的意义[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7(1):58-60. 被引量:2
  • 8程惠莲.康德“哥白尼式革命”的主体能动性思想[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6(3):33-38. 被引量:5
  • 9.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

二级参考文献1

共引文献1370

同被引文献30

  • 1吴亮.马原的叙述圈套[J].当代作家评论,1987(3):45-51. 被引量:148
  • 2王江松.对康德哲学的三种阐释范式[J].浙江学刊,2006(2):53-61. 被引量:1
  • 3钟启泉.“知识教学”辨[J].上海教育科研,2007(4):4-8. 被引量:41
  • 4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 5倪梁康.意识的向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
  • 6张祥龙.朝向事情本身[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3.5.
  • 7[丹]丹·扎哈维.胡塞尔现象学[M].李忠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90.
  • 8[英]H·J·裴顿.康德的经验形而上学[M].韦卓民译.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2009.
  • 9[德]康德 邓晓芒译.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6.
  • 10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