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证明责任、证明标准和证明评价的实践互动与制度协调 被引量:5

The Practical Interaction and Institutional Coordination between Burden of Proof,Standard of Proof and Evaluation of Proof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证明责任、证明标准和证明评价三种证据法上的制度之间存在着互动与制约的关系,对其中一种制度的操纵,可以影响到另外两种制度的效果。就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的关系来看,法官对证明标准把握的不同,将会影响到当事人对主观的证明责任和客观的证明责任的承担,并且客观的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的功能逐渐趋同,都在为法官提供裁判的方法。就证明标准和证明评价的关系来看,证明标准设置的高与低,决定着法官证明评价的难与易,反过来,法官又可以通过证明评价来提高或者降低证明标准。就证明责任和证明评价的关系来看,法官通过证明评价活动对证明标准进行操纵,其最终结果将影响到当事人承担的主观的证明责任的轻重,同时将影响到客观的证明责任的分配。从制度上协调和优化三者关系的基本思路是从两个方面相向展开,一是使制度的设计更加贴近我国的实践,二是使实践的操作更加符合制度的目的。 There are interaction and mutual restraint between the three institutions in evidence law, namely, burden of proof, standard of proof and evaluation of proof. The manipulation of one of the three institutions can influence the effect of the other two. The basic ideas to harmonize and optimize the relations among the three in terms of institutions are spread in two aspects-one is to make the design of institutions closer to the practice in China and the other is to make the practical manipulation more conformed to the purpose of institutions .
作者 段后省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法学院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30,共7页 Journal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证明责任 证明标准 证明评价 证据法 burden of proof standard of proof evaluation of proof evidence la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8

  • 1卜思天.儒潘基奇,杨忠民.关于比较刑事法的若干法哲学思考[J].比较法研究,1995,9(1):40-73. 被引量:24
  • 2何家弘.论司法证明的目的和标准——兼论司法证明的基本概念和范畴[J].法学研究,2001,23(6):40-54. 被引量:157
  • 3[英]A·J·艾耶尔.贝特兰·罗素[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 4[英]柏克莱(旧译“贝克莱”)著 远志明译.《论人类知识之原理》[A].葛名中著.《科学的哲学》[C].生活书店,1948年版.第49页.
  • 5宋熙著.《认识论》[M].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35-36页.
  • 6陆尔奎.辞源[Z].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
  • 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 8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大辞典(上册)[Z].台北:三民书局,1985..
  • 9江海职编.新刑事诉讼法精义[M].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印行..
  • 10安·扬·维辛斯基著 王之相 译.苏维埃法律上的诉讼证据理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57..

共引文献29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3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