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藏、汉大学生人际敏感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检验藏族与汉族大学生人际敏感的程度,发现藏、汉大学生人际敏感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藏族大学生人际敏感程度与民族特质、民族文化有关。依据研究结果可为民族高校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
作者
马存芳
机构地区
青海民族学院社科部
出处
《青海师专学报》
2007年第6期68-71,共4页
Journal of Qinghai Junior Teachers' College
基金
青海民族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青海民族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性对比研究>成果之一。(2004Y1309)
关键词
大学生
民族文化
人际敏感
分类号
G4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2
1
杜永明.
人际吸引与大学生人际关系[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3):74-75.
被引量:4
2
金华,吴文源,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05).
二级参考文献
1
1
全国十三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共引文献
3
1
周青.
人际吸引理论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应用[J]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2):90-92.
被引量:1
2
马存芳.
民族文化交融中的人际适应研究——以青海高原文化圈中的大学生为例[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3):116-120.
被引量:4
3
马会军.
大学生人际适应与心理健康研究[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8(2):97-100.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3
1
王清宣.
高职生人际关系不良的成因与对策[J]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18-19.
被引量:6
2
戚少枫.
高职大学生应对方式、人格特征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7(3):21-26.
被引量:37
3
杨扬.
高职院校《人际沟通》课程改革的探讨[J]
.当代职业教育,2010(1):37-39.
被引量:5
4
马存芳.
民族文化交融中的人际适应研究——以青海高原文化圈中的大学生为例[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3):116-120.
被引量:4
5
马少荣,张丽霞,赵西敏.高职新生人际关系调查研究[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4).
6
袁昌柏.
高职院校学生人际关系状况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性分析[J]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8,22(4):94-96.
被引量:4
7
许峥嵘.
对高职新生人际敏感问题的分析[J]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67-69.
被引量:2
8
张晨,班兰美,李彩娜.
人际关系困扰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2):1466-1468.
被引量:25
9
张骞.
人际交往中的青年心理教育问题——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分析[J]
.科教文汇,2010(15):185-186.
被引量:1
10
黄勇,余红梅,冉静.
四川省高校藏族学生文化适应状况的实证研究[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29(5):21-2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李志宏,陈子祥,杨杰,王猛.
高职学生人际关系敏感探析[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2):227-230.
被引量:11
2
滕竞.
内地高职院校藏族大学生跨文化人际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J]
.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7):166-168.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李志宏,陈明星,田雨鑫.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2):121-124.
被引量:9
2
金堃.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研究[J]
.俪人(教师),2015,0(23):278-278.
3
秦楚.
高职学生认知风格与人际交往状况相关研究[J]
.安康学院学报,2015,27(6):94-96.
4
赵四平.
医学生成人依恋、人际关系敏感对人际困扰的影响[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27(12):60-62.
被引量:3
5
黄雨晴.
基于SCL-90量表的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状况调查[J]
.读书文摘(青年版),2014(12):76-77.
6
郑雯婷,王立刚,石菊红.
大学生人际敏感状况研究[J]
.校园心理,2017,15(6):442-444.
被引量:3
7
陈洋洋.
青海警官职业学院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的相关研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7,0(1):242-243.
8
万金,周雯珺,胡灵芝,时勘.
农民工随迁子女人际敏感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排斥知觉与朋辈支持的作用[J]
.中国特殊教育,2021(8):58-64.
被引量:6
9
王海燕.
高职院校单亲家庭学生亲子依恋与人际敏感的相关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2,38(11):49-51.
被引量:1
10
郭智慧,夏云遥.
陕西省和安徽省两所高校大学生人际敏感性在亲子依恋与自我认同间的中介作用[J]
.职业与健康,2023,39(1):84-88.
被引量:1
1
段红云.
学校文化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指导意义[J]
.考试周刊,2013(21):185-185.
2
郭瑜.
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发问[J]
.福建教育(学前教育)(C版),2012(1):68-69.
3
才果,央珍.
西部不同地区藏汉初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8,19(1):30-33.
被引量:3
4
周翠云.
优秀传统文化为德育提供宝贵资源[J]
.学习月刊,2016(5):43-44.
5
肖辉.
试论新世纪音乐教育的特点[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5(01X):125-126.
6
张莎莎.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教育的现实意义[J]
.中医药文化,2012,7(4):54-56.
被引量:6
7
江萝.
你的敏感程度超越福尔摩斯了吗[J]
.中学生(青春悦读),2016,0(4):53-53.
8
徐明星.
有机化学教学中方法与能力的培养[J]
.青年时代,2015,0(12):202-202.
9
练文斌.
错误也是一种资源——例谈教师的课程意识[J]
.师道(人文),2013(7):57-58.
10
谭志平.
藏汉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7,0(4):57-59.
被引量:1
青海师专学报
200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