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安徽农民增收路径选择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选取了几个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作为分析问题的切入点。应用有关农民收入的历史数据和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寻找其根源,探讨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作者
陈明锋
机构地区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22期181-182,共2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民收入
路径选择
安徽
分类号
F323.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3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5
1
2006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J]
.安徽省情省力,2007(1):13-17.
被引量:1
2
朱丽娟,蔡根女.
教育对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及其战略选择[J]
.农村经济,2004(11):53-55.
被引量:13
3
韩兆洲,欧阳萍.
农民增收的多因素分析[J]
.南方农村,2007,23(1):15-19.
被引量:4
4
董全瑞,韩凤朝.
影响农民收入的相关因素分析[J]
.经济学家,2006(3):35-40.
被引量:25
5
徐林.
利用SPSS进行主成分回归分析[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0(2):67-69.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张燕英.
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J]
.生产力研究,2005(8):46-47.
被引量:5
2
陈丽.人力资本投资对城乡地区间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探索,2002,(02).
3
林毅夫.发展农村教育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关键.中国新闻社,2003,.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
西奥多·W·舒尔茨.报酬递增的源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
萨缪尔森 诺德豪斯.经济学[M].华夏出版社,1999..
7
道格拉斯·C·诺思.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学苑出版社,1988..
8
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9
白菊红,袁飞.
农民收入水平与农村人力资本关系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03(1):16-18.
被引量:157
10
张冬平,白菊红.
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差异分析[J]
.中国农村观察,2003(1):2-9.
被引量:37
共引文献
53
1
王鸿.
促进农民增收必须突破公共产品资源瓶颈[J]
.农村经济,2006(2):49-51.
被引量:6
2
无,杜旭宇.
影响农民增收的相关因素分析[J]
.理论探索,2006(2):66-70.
被引量:8
3
王鸿.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增收的关联研究[J]
.武警学院学报,2006,22(2):55-58.
4
张首魁.
“适宜技术”创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J]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21(2):71-75.
5
安丽娟,朱志红,王孝安,郭华.
子午岭马栏林区主要森林群落的稳定性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2007,27(5):1000-1007.
被引量:42
6
陈明锋.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民增收路径选择[J]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0(2):4-7.
被引量:1
7
林育芳.
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探析——兼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4):28-32.
被引量:1
8
刘罗曼.
用主成分回归分析解决回归模型中复共线性问题[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1):42-44.
被引量:20
9
马丽靖,张晓蓬.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08,20(5):30-31.
被引量:3
10
叶红卫,朱蓝辉.
应用SPSS进行双因子方差分析[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2):63-65.
被引量:21
同被引文献
19
1
黄慧芳.
农民增收:现状、问题及对策[J]
.农村经济,2005(2):53-55.
被引量:4
2
周应萍.
当前农民实现增收的新途径[J]
.农村经济,2005(5):59-61.
被引量:8
3
李应振.
后税费时代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06,27(5):42-44.
被引量:12
4
MBA智库百科.注意力经济.[2009-05-12].http://wiki.mbalib.com.
5
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2008年湖南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创历史新高[OL].[2009-02-01].http://www.stats.gov.cn/tjfx/dfxx/t20090120_402534893.htm.
6
扬州市统计局,扬州市统计学会.扬州统计年鉴(2002-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2009.
7
陈艳.我国农民收入增长长效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57.
8
韩世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A]-扬州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扬州社会科学,2008,(12):198-200.
9
王恒山.推进土地股份合作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A]-扬州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扬州社会科学,2008,(12):204-206.
10
衡阳市财政局税改办.农村税费改革的历程、意义及方向[EB/OL].www.hysczj.gov.cn,2008-11-24.
引证文献
3
1
刘辉.
湖南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增收问题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0):233-234.
被引量:3
2
吴志娟.
浅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J]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2):209-213.
被引量:1
3
谢国兵,李永勤.
针对农民收入的来源和特征拓展增收致富的途径[J]
.管理观察,2010(11):35-36.
二级引证文献
4
1
谢国兵,李永勤.
针对农民收入的来源和特征拓展增收致富的途径[J]
.管理观察,2010(11):35-36.
2
沈宏益,潘焕学.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4):25-30.
被引量:4
3
顾晖.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高职院校的机遇与发展路径[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20):35-36.
被引量:24
4
黎璞琛,田伟军.
论株洲职教园区服务乡村振兴之策略[J]
.中外企业家,2019(11):197-197.
1
杨青.
由固定观察点情况看“入世后”安徽农民增收的形势[J]
.农村改革与发展,2002(2):17-18.
2
吴杨.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安徽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问题研究[J]
.铜陵学院学报,2007,6(1):12-15.
被引量:1
3
陈兆荣,王亮,吴杨.
安徽省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10):9-11.
被引量:4
4
张林,张根文.
影响安徽农民增收的“双核心”因素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1):6-8.
被引量:2
5
吕秋颍.
安徽农户增收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15(1):103-106.
6
孔令聪.
安徽农民增收的特殊性分析与对策建议[J]
.安徽科技,2008(4):25-27.
7
杨国才.
探求安徽农民增收之道[J]
.甘肃农业,2006(5):47-47.
8
韦向阳,郇红艳.
“十二五”期间农民增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统计与决策,2013,29(12):139-141.
被引量:13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