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影响青蒿中青蒿素含量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青蒿的形态、产地、种子、生长环境、栽培技术、采收时间等因素对青蒿中青蒿素含量可能产生影响的已有研究成果和结论进行了归纳,以期对强化青蒿育种、规范种植和管理、促进青蒿合理的开发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作者
况伟
刘志伟
张晨
机构地区
嘉应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出处
《农产品加工》
2007年第11期70-71,74,共3页
Farm Products Processing
关键词
青蒿
青蒿素
影响
含量
因素
分类号
Q949.783.5 [生物学—植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81
同被引文献
4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5
1
张玲,杜小英,姜锦花.
青蒿素提取分离工艺研究[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5,19(6):57-58.
被引量:13
2
傅德明,蔡正江,毛禄国.
青蒿生物学特性及规范化栽培技术[J]
.中国农技推广,2005,21(12):34-35.
被引量:14
3
李吉和,张慧灵,李小玲,梁彩云,梁卫萍,李莹,黄晓芬,李菁,葛发欢.
内蒙古地区黄花蒿中青蒿素的SFE-HPLC测定[J]
.中药材,2000,23(12):756-758.
被引量:18
4
李锋,韦霄,许成琼,傅秀红,黄正福.
广西黄花蒿类型调查研究[J]
.广西植物,1997,17(3):231-234.
被引量:32
5
黄正方,郑贵华,李成东,杨美全.
影响青蒿成分(青蒿素)含量的因素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9(1):93-94.
被引量:25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韦国锋,覃特营,莫少泽.
提取青蒿素实验条件的研究[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5,17(2):137-139.
被引量:14
2
李子颖,李士雨,齐向娟.
青蒿素提取技术研究进展[J]
.中药研究与信息,2002,4(2):17-21.
被引量:29
3
葛发欢,李菁,王海波,辉国钧.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技术在天然产物提取及药物分析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前景[J]
.中药材,1995,18(6):316-319.
被引量:61
4
王存志,蒲崇德.
抗疟新药──青蒿素衍生物系列产品的研制与开发[J]
.中草药,1996,27(4):253-254.
被引量:6
5
张积强,陈强,刘宗怀.
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研究[J]
.陕西化工,1996,25(4):8-11.
被引量:10
6
葛发欢.中药现代化与超临界CO2流体新技术的应用.第二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M].广州,1998.30-35.
7
李春玉,中草药,1992年,5期,348页
8
陈福泰,植物生理学通讯,1987年,5期,26页
9
张衍箴,药学通报,1981年,4期,5页
10
团体著者,中草药研究资料,1978年,14期,36页
共引文献
81
1
邓素兰,余继宏,毛丽梅.
青蒿中青蒿素的提取分离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5):31-34.
被引量:6
2
杨水平,杨宪,黄建国,丁德容.
青蒿素生产研究进展[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4,12(2):189-194.
被引量:26
3
曾祥琼,江玲,何荣会,王易振,景戌,甘晓玲,李世敏,王抒,邓步华,唐全,陈俊意.
遮阴对青蒿花蕾青蒿素含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230-233.
被引量:4
4
董岩,刘洪玲.
青蒿与黄花蒿挥发油化学成分对比研究[J]
.中药材,2004,27(8):568-571.
被引量:11
5
李子颖,李士雨,齐向娟.
青蒿素提取技术研究进展[J]
.中药研究与信息,2002,4(2):17-21.
被引量:29
6
吴叶宽,李隆云,钟国跃.
青蒿的研究概况[J]
.重庆中草药研究,2004(2):58-65.
被引量:125
7
韦美丽,崔秀明,陈中坚,孙玉琴,冯光泉,朱艳.
黄花蒿栽培研究进展[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5,19(5):60-64.
被引量:19
8
李锦燊,蒋伟哲.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蒿素的含量[J]
.医药导报,2005,24(11):1053-1054.
被引量:9
9
唐其展,周嘉运,何铁光,庾韦花.
广西青蒿资源研究现状(英文)[J]
.广西农业科学,2006,37(1):84-87.
被引量:7
10
周翱翱,郑文欣,葛发欢.
HPLC-ELSD法测定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J]
.中药材,2006,29(3):242-245.
被引量:23
同被引文献
43
1
孙年喜,李隆云,钟国跃,马鹏.
不同生长期土壤水分处理对黄花蒿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4):386-389.
被引量:8
2
韦记青,韦霄,蒋运生,唐辉,李锋.
黄花蒿高产栽培技术[J]
.广西农业科学,2005,36(5):472-473.
被引量:12
3
韦美丽,崔秀明,陈中坚,孙玉琴,冯光泉,朱艳.
黄花蒿栽培研究进展[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5,19(5):60-64.
被引量:19
4
陈海梅.
青蒿栽培技术[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06,9(3):26-26.
被引量:11
5
周英平,赵敏,周志强.
黄花蒿资源的研究进展[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3):93-94.
被引量:14
6
韦美丽,王炳艳,黄天卫,孙玉琴,李杰,陈中坚.
播种期对黄花蒿产量的影响[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6,20(5):24-26.
被引量:4
7
罗小玲,陈宗源,罗利伟,郑汉山,房秋仁,罗少青,罗延泽,罗立平.
青蒿高产栽培技术[J]
.广东农业科学,2007,34(2):87-89.
被引量:3
8
吴静,丁伟,张永强,周宇杰.
提高青蒿素产量的生物技术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07,38(2):305-308.
被引量:5
9
岑丽华,徐良,黄茱岗,陈楚华,闫花,刘林.
不同纬区及不同栽培立地条件对黄花蒿青蒿素含量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3):46-47.
被引量:10
10
黄正方,郑贵华,李成东,杨美全.
影响青蒿成分(青蒿素)含量的因素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9(1):93-94.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
2
1
曾富兰,曾燕红,吴洁敏,黄京华,仇惠君,韦鹏霄.
黄花蒿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2):33-37.
被引量:7
2
唐双勤,杨先国,余家乐,冯传平,钟湘云.
青蒿的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探讨[J]
.种子科技,2023,41(21):50-52.
二级引证文献
7
1
郑志福,高平章,林如鹏,王珊,李国清.
固相萃取-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J]
.药物分析杂志,2015,35(2):255-260.
被引量:8
2
陈士林,向丽,李琳,邬兰,黄林芳,张栋,孙鹏.
青蒿素原料生产与资源再生全球战略研究[J]
.科学通报,2017,62(18):1982-1996.
被引量:19
3
杨红旗,李春明,谭政委,董薇,余永亮,许兰杰,梁慧珍.
豫南地区野生药材青蒿驯化栽培[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18,21(11):40-42.
被引量:1
4
杨红旗,李春明,鲁丹丹,安素妨,梁慧珍.
黄花蒿野生驯化技术研究[J]
.耕作与栽培,2022,42(5):152-154.
被引量:1
5
马婷玉,向丽,徐志超,陈士林,宋经元.
青蒿素资源保障策略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2,24(5):1716-1728.
被引量:2
6
唐双勤,杨先国,余家乐,冯传平,钟湘云.
青蒿的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探讨[J]
.种子科技,2023,41(21):50-52.
7
岗根,高睿恒,邢媛媛,史彬林.
黄花蒿及其提取物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饲料研究,2024,47(5):161-165.
1
于凤鸣,刘玉艳,刘国栋.
影响分光光度法测定IAA含量因素的研究[J]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14(4):19-21.
2
马俊超,赵经文.
Notch信号通路对成体干细胞分化的影响[J]
.生命的化学,2016,36(6):812-817.
被引量:4
3
赵晓平,荣威恒,刘晓光.
家鸽不同组织同工酶的初步研究[J]
.四川动物,2008,27(6):1017-1020.
被引量:4
4
安海东.
简要概括化石的发掘和修复[J]
.黑龙江科学,2013,4(9):148-148.
5
侯元同,王康满.
山东省的野生芳香植物[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0(3):74-76.
被引量:15
6
王雅男,王康才,汤兴利,谈献和,陈孟龙.
黄蜀葵花中β-半乳糖苷酶活性和金丝桃苷含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2,21(3):69-73.
7
张月莹.
昆嵛山生物碱植物及其药用调查[J]
.科技信息,2007(1):34-35.
被引量:3
8
寿森炎,宰文珊,黄锡志.
莲藕膨大过程中褐变酶活性的变化[J]
.核农学报,2005,19(4):279-281.
被引量:7
9
潘爱芳,赖恭梯,黄以平,张梓浩,刘炜婳,林钧,姚文,赖钟雄.
福建苏铁(Cycas revoluta)ISSR分子标记研究[J]
.园艺与种苗,2013,33(12):1-4.
10
张继,杨永利.
相同条件下的5种甘草中甘草酸含量的比较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1997,17(6):111-114.
被引量:22
农产品加工
2007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