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近几年利益协调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利益协调问题一直是理论界长期关注的一个重点。在我国利益关系急剧变化的时代背景下,理论界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文对这些讨论的观点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包括利益的概念、利益关系的主体、利益协调的相关理论。
作者
吴佩芬
机构地区
天津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所
出处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6-68,共3页
The Journal of Yunnan Administration College
关键词
利益
利益关系
利益协调
分类号
D631.4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0
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159
同被引文献
4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33
1
爱尔维修.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9.
2
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M].管士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
陈新民.宪法基本权利之基本理论(上册)[M].台北:三民书局,1992.
4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
5
[捷克]奥塔·锡克.经济-利益-政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6
凌厚锋,蔡彦士.论利益格局的变化与调适[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
7
沈宗灵.法理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8
陈波,洪远朋.
协调利益关系,构建利益共享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社会科学,2007(1):4-13.
被引量:16
9
鲍振元.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理顺利益关系[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58(4):162-163.
被引量:5
10
何玲利.
论建立健全和谐社会的利益协调机制[J]
.理论导刊,2005(11):47-49.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90
1
杨松.
政党权威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J]
.学术界,2001(4):19-29.
被引量:46
2
贺艳青.
当代西方利益集团对政府的影响及评价[J]
.探求,2003(1):46-48.
被引量:8
3
程竹汝.
中国共产党与社会整合[J]
.学习与探索,1999(5):83-89.
被引量:24
4
王培暄.
城市贫困问题的诊断[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8,35(1):142-148.
被引量:8
5
李景鹏.
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与政治发展[J]
.天津社会科学,1994(3):31-37.
被引量:87
6
李青宜.
我国当前突出的社会矛盾——利益矛盾探究[J]
.理论视野,2004(4):35-36.
被引量:7
7
戴焰军,李英田.
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初探[J]
.新视野,2004(4):33-36.
被引量:2
8
李恩平,李沁生.
构建和谐社会:执政党利益整合功能的体现[J]
.前进,2004(12):11-13.
被引量:8
9
袁恩桢.
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原因分析[J]
.探索与争鸣,2005(2):7-8.
被引量:10
10
杨超.
利益整合与党的执政基础[J]
.社会科学,2005(2):25-31.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159
1
李金龙,陈筱敏.
论地方政府间关系视野下政府执行力的提升[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7(2):62-65.
被引量:2
2
李安林,邵海军.
“共建共享”和谐社会与党的执政合法性建设[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3(5):20-22.
3
李芳尚.
化解社会利益矛盾 增强党的执政能力[J]
.科技经济市场,2007(11):124-125.
4
宋彩惠.
和谐社会视域下执政党利益整合功能问题探析[J]
.社科纵横,2006,21(1):21-22.
被引量:1
5
刘月琴.
论伊斯兰文化的社会协调功能[J]
.西亚非洲,2010(2):17-23.
6
刘芳.
城乡基层社会组织治理机制的创新分析与法律选择[J]
.社团管理研究,2009(8):17-19.
7
韩欢欢,张仲涛.
公共政策视阈下的利益协调研究综述[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3(4):30-34.
被引量:1
8
张宝林.
和谐社会共建共享的本质内涵及价值意义[J]
.重庆社会科学,2008(2):5-9.
被引量:1
9
刘涛.
利益协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J]
.传承,2008(8):50-51.
10
韩承鹏,潘明.
和谐社会与利益整合[J]
.兰州学刊,2005(5):14-17.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42
1
陈波,洪远朋.
协调利益关系,构建利益共享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社会科学,2007(1):4-13.
被引量:16
2
张廉.
利益关系的法律调整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
.宁夏党校学报,2006,8(3):62-67.
被引量:4
3
胡赤弟.
高等教育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J]
.教育研究,2005,26(3):38-46.
被引量:281
4
陈庆云,鄞益奋.
论公共管理研究中的利益分析[J]
.中国行政管理,2005(5):35-38.
被引量:49
5
王俊豪.
论有效竞争[J]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5(5):57-61.
被引量:21
6
卫灵.
"经济人"假设与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4):32-36.
被引量:5
7
殷焕举.
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建设的四个重点[J]
.理论前沿,2005(23):31-32.
被引量:5
8
包仕国.
和谐社会构建与西方社会冲突理论[J]
.学术论坛,2006,29(4):69-72.
被引量:15
9
李亚.好制度如何落到实处:关于价格听证的几点思考[A].价格听证理论、方法与实践研讨会[c].北京理工大学.2007.
10
Leigh L. Thompson. The Mind and Heart of Negotiator (2nd Ed. ).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2001.
引证文献
3
1
李亚,李习彬.
多元利益共赢方法论:和谐社会中利益协调的解决之道[J]
.中国行政管理,2009(8):115-120.
被引量:12
2
高鹏,娄策群.
信息内容服务产业链利益协调的原则与途径[J]
.情报科学,2015,33(10):11-15.
3
杨雁.
高校基层党组织发挥利益整合功能的路径选择[J]
.卫生职业教育,2016,34(23):3-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李亚,韩培培.
政策制定中的电子参与:质量、满意度和效率[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2):33-37.
被引量:3
2
李亚.
一种面向利益分析的政策研究方法[J]
.中国行政管理,2011(4):113-118.
被引量:7
3
施美萍.
博弈视阈下利益均衡机制的构建[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20(1):6-8.
4
李亚.
中国的公共冲突及其解决:现状、问题与方向[J]
.中国行政管理,2012(2):16-21.
被引量:24
5
王自亮,陈卫锋.
城市基层矛盾化解中的政府与社会力量协同——基于杭州市“大调解”机制的个案研究[J]
.中国名城,2013(10):38-43.
6
李亚,尹旭,何鉴孜.
政策话语分析:如何成为一种方法论[J]
.公共行政评论,2015,8(5):55-73.
被引量:54
7
田千山.
协同语境下的生态环境治理:背景分析与关系考量[J]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5,6(5):41-46.
被引量:2
8
曾国平,龙华.
论统筹城乡过程中政治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2(4Z):182-183.
被引量:2
9
程亚萍.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国际法价值基础[J]
.广西社会科学,2020(8):102-107.
被引量:10
10
萧早荣.
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发挥的困境及强化路径[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7):121-124.
被引量:4
1
吴访非,罗莹莹,吴楠.
浅谈和谐社会视野下利益协调问题[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4):406-409.
2
马黎.
利益均衡:和谐社会的基础[J]
.创造,2005,13(4):8-9.
3
田益名.
征地补偿安置与新农村建设中的利益协调问题探微[J]
.山西农经,2015(7):41-42.
被引量:1
4
党组织要提高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J]
.政工师指南,2009(4):22-23.
5
朱玉福,伍淑花.
民族自治地方制定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办法的几点思考[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4):35-39.
6
周月春.
浅议利益协调及其机制建立[J]
.湘潮(理论版),2008(6):50-51.
被引量:1
7
潘贻明.
做到“三个坚持” 亲民惠民为民[J]
.当代江西,2005,0(3):26-26.
8
周朗生.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生态政治[J]
.经济问题探索,2008(5):18-22.
被引量:2
9
蒋莉.
俄白一体化进入新阶段[J]
.瞭望,1997(16):42-42.
10
连云.
市场经济下政府经济职能存在的技术依据[J]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0,2(1):2-5.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