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化哲学视阈下的主体生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主体与文化处在双向建构的过程中,主体创造文化,文化反过来又模塑主体。文化决定主体的本质,文化养成主体的人格,文化规制主体的行为,使主体在文化化过程中成为社会的人。
作者
李英林
赵继伦
机构地区
东北师范大学
出处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65,共3页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关键词
文化哲学
文化
主体
生成
分类号
B017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856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10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衣俊卿.文化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4,272.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
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08,551.
7
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王炜,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2.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9
刘承华.文化与人格[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10
罗杰·M.基辛.当代文化人类学概要[M].北晨,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87.
共引文献
1856
1
陈孝兵.
“经济人”假设的内涵及其超越[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4):107-112.
被引量:4
2
卢春雷.
马克思人权思想的哲学意蕴[J]
.理论探索,2004(4):14-16.
3
袁林.
中国古代“抑商”政策研究的几个问题[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4):79-83.
被引量:11
4
杨筱刚.
马克思社会主义“设想”辨析——经典重读[J]
.社会科学研究,2004(5):7-10.
被引量:2
5
雷正良.
论江泽民的理论创新[J]
.社会科学研究,2004(5):15-19.
6
李知恕.
论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观[J]
.理论与改革,2002(3):32-35.
被引量:5
7
雷振扬.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我国社会发展的几个问题[J]
.社会主义研究,2002(4):3-7.
被引量:1
8
杨亚佳,陈晓玉.
依法治国与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J]
.社会主义研究,2002(4):80-82.
被引量:2
9
李俊.
转型期农民政治参与的新发展[J]
.社会主义研究,2002(4):89-91.
被引量:1
10
胡良琼.
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问题的两点认识[J]
.社会主义研究,2002(6):39-41.
同被引文献
4
1
邓凡.
存在性教学——一种文化哲学的观点[J]
.教育学术月刊,2007(8):15-17.
被引量:4
2
衣俊卿.
论文化哲学的理论定位[J]
.求是学刊,2006,33(4):6-11.
被引量:22
3
郝志军.教学文化的价值追求,达成教化与养成智慧.教育研究,2008,(4).
4
徐继存.
教学文化:一种体验教学总体问题的方式[J]
.教育研究,2008,29(4):46-55.
被引量:34
引证文献
1
1
龚孟伟.
文化哲学与教学文化关系辨[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162-167.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6
1
龚孟伟,李如密.
论教学文化主体的心理需求与关系建构--基于文化心理学视野的考察[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49-156.
被引量:14
2
龚孟伟.
论教学文化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J]
.教育学术月刊,2011(8):103-106.
被引量:9
3
龚孟伟,陶蕾.
论当代教学文化变革与建构的背景及其研究价值[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5):106-110.
被引量:1
4
龚孟伟.
当代教学文化内涵之盘点与重构[J]
.江苏高教,2012(3):70-73.
被引量:18
5
刘秀红.
幼儿园教学的文化哲学透视[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5,0(9):149-149.
6
朱胜晖.
教学文化研究综述:视角、主题与前瞻[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21,35(2):35-48.
被引量:3
1
张晓平,龚安.
再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2):7-10.
被引量:2
2
廖宇婧.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略议[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中),2012(6):45-47.
被引量:1
3
刘仲林,魏巍.
第三种文化、中国文化和创造文化[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8(3):1-5.
被引量:4
4
刘钦桥.
浅谈父母对主体生成的影响[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0(10):194-194.
5
陈树林.
文化哲学视阈下的基督教人本主义思想[J]
.学术交流,2005(5):13-17.
6
谈忐.
社会现代化的人文旨归[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1):21-23.
7
王萍.
文化哲学视阈下的俄罗斯哲学研究[J]
.理论探讨,2009(5):163-166.
8
岳伟.
教育:主体间双向建构的交往实践活动[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1):15-18.
被引量:3
9
苏令银.
转型期公民道德建设:自律与他律的双向建构[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6):50-54.
被引量:3
10
王强.
麦金太尔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比较[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3-9.
被引量:3
理论探讨
200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