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实验区2007年语文高考试题的新课程价值反映分析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语文教育工作者期待的心情中2004年首批进入新课程实验区的广东省、海南省、山东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今年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语文试题亮相了。实验区试题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精神,是否能引领语文新课程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话题。本文拟就从新课程标准的视角对实验区试题进行分析,以期共同探讨新课程的实施。
作者
贺卫东
机构地区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基础教育课程中心
出处
《上海教育科研》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1-54,共4页
Journal of Shanghai Educational Research
关键词
高考试题
语文试题
实验区
课程价值
新课程标准
宁夏回族自治区
教育工作者
语文新课程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24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倪文锦.
新课程标准语文科高考大纲简析[J]
.课程.教材.教法,2007,27(5):90-91.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2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教育部考试中心.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共引文献
124
1
蒋晓池.
投影教材的建设与发展简述[J]
.课程.教材.教法,2005,25(3):15-19.
被引量:1
2
刘贞福.
说积累——学习语文新大纲、课程标准的体会[J]
.课程.教材.教法,2005,25(8):44-48.
被引量:1
3
崔干行.
高等学校在“新课程”实验中的促进作用——关于师范专业教育类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3):81-82.
4
柏章发.
建构内容图式 培养文学鉴赏能力[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4):121-124.
被引量:1
5
魏本亚.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变革、困惑与反思[J]
.课程.教材.教法,2006,26(4):40-44.
被引量:12
6
郑惠生.
关于当前中学生视听与读购状况的调查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6):92-103.
被引量:38
7
姜洪根.
语感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教育探索,2007(4):56-58.
被引量:3
8
倪文锦.
新课程标准语文科高考大纲简析[J]
.课程.教材.教法,2007,27(5):90-91.
被引量:8
9
武永明,卫灿金.
语文课程标准“发展思维”目标与实施的科学性探讨[J]
.课程.教材.教法,2007,27(6):10-14.
被引量:6
10
张超.
读要抓住关键,写需顺乎情理——浅议高中语文读写教学[J]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9(3):65-6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1
1
祝新华.
语文能力结构研究[J]
.教育研究,1995,16(11):54-60.
被引量:26
2
赵静宇,张开.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现存问题分析[J]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3,2(1):51-55.
被引量:9
3
彭纯子,龚耀先,周世杰,胡健,陈兵,张永赋.
中学生学习能力倾向测验的结构效度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1):5-7.
被引量:1
4
崔允漷,夏雪梅.
试论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J]
.课程.教材.教法,2007,27(1):13-18.
被引量:93
5
王后雄,张建中.
新课程高考语文考试评价标准及试卷结构技术指标构想[J]
.语文建设,2008(2):59-63.
被引量:4
6
潘新和,郑秉成.
语文高考“怎么考”——三类“时文评说”题型解析[J]
.中学语文教学,2008(11):54-57.
被引量:2
7
王晓华,文剑冰.
项目反应理论在教育考试命题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
.教育科学,2010,26(3):20-26.
被引量:24
8
刘跃夫.
高考现代文阅读训练命题策略思考[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1(11):68-71.
被引量:2
9
邵朝友,张斌,王少非.
论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6):50-55.
被引量:23
10
吴瑞林,涂冬波.
题目因素分析:基于SEM和基于IRT的两类方法[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11(1):124-131.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梁凯丽,温红博.
基于因子分析的高考语文测验试题结构研究[J]
.考试研究,2019,15(3):58-6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温红博,刘小莉.
高考评价体系下语文“教考和谐”的几点思考[J]
.语文建设,2020(3):15-19.
被引量:3
1
黄庄.
以课文为蓝本 以注释为切入点 提高文言翻译能力[J]
.中学文科(教研论坛),2006(5):53-53.
2
刘小龙.
浅析材料作文教学中材料分析的整体性原则[J]
.语文教学之友,2015,0(6):40-41.
3
董显逵.
2013年高考作文题述评[J]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4(3):28-30.
4
王连明.
高考作文命题要与“高考”相匹配[J]
.语文学习,2009(1):12-14.
5
鲍志伸,时海成.
评2000年上海语文高考试题的新变化[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2000(10):4-6.
6
李秋华.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重点与难点的突破——以《另一种纪念碑》为例[J]
.语文教学研究,2016,0(2):40-43.
7
谭明明.
全国高考语文模拟试题(7月)[J]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2004(7):54-62.
8
刘波.
语言表达与作文训练综合复习的新模式[J]
.语文月刊,2011(6):55-57.
9
翟凤举.
浅谈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试题[J]
.阅读与鉴赏(中旬),2005(9):22-24.
10
刘绍萍.
评卷归来谈2010年高考语文备考策略[J]
.湖北招生考试,2009,0(25):38-41.
上海教育科研
2007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