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人类乳头瘤病毒16、18型(HPV_(16、18))感染与p53基因突变在人胃癌发生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人类乳头瘤病毒16、18型(HPV_(16、18))感染与p53基因突变在人胃癌发生中的作用研究于红刚,沈志祥,罗和生,余保平,邓涛,于皆平人类乳头瘤病毒16、18型(HPV16、18)与宫颈癌、皮肤的病因关系已被证实,但与胃癌之间的关系尚未见文献报...
作者
于红刚
沈志祥
罗和生
余保平
邓涛
于皆平
机构地区
湖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出处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80-181,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on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胃肿瘤
人类乳头瘤病毒
P53基因突变
分类号
R735.204 [医药卫生—肿瘤]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5
1
徐芸,郭建成,张连峰.
结直肠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DNA的研究[J]
.新消化病学杂志,1997,5(3):154-155.
被引量:3
2
(美)J.萨姆布鲁克(J.Sambrook)等著,金冬雁等.分子克隆实验指南[M]科学出版社,1992.
3
张方信,张学庸,樊代明,邓芝云,闫岩.
原发性胃癌组织中的端粒及端粒酶表达[J]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8,27(6):429-432.
被引量:27
4
韦烨,秦新裕,周康,牛伟新.
胃癌组织端粒合成酶活性及其临床意义[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9,16(3):224-225.
被引量:2
5
黄宗明,李青,晏培松,马福成,胡沛臻.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p16、p53蛋白在胃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J]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0,7(3):201-203.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3
1
于皆平,邓涛,于红刚,罗和生,余保平,张秋萍.
人乳头瘤病毒16与胃癌相关性的研究[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9,16(1):30-32.
被引量:5
2
黄宗明,李青,晏培松,马福成,胡沛臻.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p16、p53蛋白在胃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J]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0,7(3):201-203.
被引量:6
3
黄宗明,李青,晏培松,马福成,胡沛臻,辛敏.
人乳头瘤病毒16/18感染和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与胃癌的关系[J]
.武警医学,2002,13(10):590-592.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曾跃斌,钱元恕.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恶性肿瘤的关系[J]
.癌变.畸变.突变,2005,17(5):314-317.
2
罗雪慧,范余娟.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恶性肿瘤[J]
.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2008,22(4):330-332.
3
郭亮,罗兵,牟莹心,沈爱玲,陈晓光,杨德胜.
41例胃癌标本HPV16,18感染状况研究[J]
.肿瘤防治杂志,2000,7(2):141-142.
被引量:1
4
吕怀盛,刘新兰,秦景,张建中.
p1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实用癌症杂志,2001,16(6):649-650.
被引量:2
5
张夏林,李建民,孙瑞芳,白玮.
食管、胃双原发癌Her-2、人乳头瘤病毒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J]
.肿瘤研究与临床,2015,27(9):597-601.
被引量:2
6
黄宗明,李青,晏培松,马福成,胡沛臻,辛敏.
人乳头瘤病毒16/18感染和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与胃癌的关系[J]
.武警医学,2002,13(10):590-592.
7
吕怀盛,段秀方,秦景,张建中.
Rb蛋白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表达的意义[J]
.宁夏医学杂志,2002,24(11):646-648.
8
靳大川,武淑芳,郭师,杨亚琦,左雨点,袁晓燕.
国人HPV感染与胃癌关系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J]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6):966-971.
被引量:1
9
邓雯之,谷永红.
人乳头瘤病毒16型感染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Meta分析[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49(1):81-88.
被引量:1
10
Jong-Myon Bae.
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 and gastric cancer risk: A metaepidemiological review[J]
.World Journal of Virology,2021,10(5):209-216.
被引量:1
1
于红刚,沈志祥,罗和生,余保平,邓涛,于皆平.
人类乳头瘤病毒16、18型、p53基因与胃癌[J]
.华中医学杂志,1997,21(3):99-100.
被引量:1
2
郭淑元,等.
人类乳头瘤病毒16例晚期基因L1大肠杆菌可诱导表达系统的构建[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99,33(1):17-21.
3
王康,王长奇,巫文勋,罗娜,杨志华,周开良,李维旭.
HPV16阳性人宫颈鳞状细胞癌裸鼠动物模型的建立[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4,32(6):441-443.
被引量:1
4
贾玉玺,严明兰,高微.
鳞状细胞癌[J]
.中国社区医师,2007,23(22):15-15.
5
Murao K.,Kubo Y.,Takiwaki H.,潘敏.
掌跖博温病:人类乳头瘤病毒16感染伴随p16INK4a过表达[J]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5,0(6):52-53.
中华消化杂志
199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