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科技体制的结构及其演变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科技体制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变过程:一是1950~197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框架下的转型与重构;二是1980年代以来,经济体制改革框架下的转型与重构。由此形成两个相互关联但模式不同的发展阶段。
作者
李真真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出处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07年第10期46-49,共4页
High-Technology & Commercialization
关键词
科技体制
演变
结构
中国
计划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
年代
重构
分类号
G3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48
1
李宁宁.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比较研究[J]
.学海,1999(4):82-87.
被引量:10
2
蔡昉.
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与就业体制转换的难点[J]
.经济研究参考,1998(45):39-40.
被引量:8
3
J.L.小彭奈克,C.W.小珀塞耳,M.G.舍伍德,D.C.斯韦因,范岱年.
美国的科学政策[J]
.国外社会科学,1978(5):62-74.
被引量:2
4
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贝克莱加州大学田长霖教授来我院作报告 重视技术科学 发展技术科学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1981,2(3):12-19.
被引量:1
5
李强.
政治分层与经济分层[J]
.社会学研究,1997(4):34-43.
被引量:124
6
龚旭.
中美同行评议公正性政策比较研究[J]
.科研管理,2005,26(3):1-7.
被引量:18
7
古继宝,李国伟.
基础研究人员流动的分层次管理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7(2):109-113.
被引量:12
8
赖德胜.
论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J]
.经济科学,1996(6):19-23.
被引量:119
9
乔纳森·科尔 斯蒂芬·科尔.科学界的社会分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0
J.D.贝尔纳;陈体芳.科学的社会功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引证文献
4
1
肖凤军.
从贝尔纳的《科技的应用》探讨建立科技成果拍卖平台[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31):292-293.
2
付连峰.
中国科技人员的权力分层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16(3):138-144.
被引量:4
3
付连峰.
市场化、体制庇护与科学建制——科技人员阶层认同问题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19,37(12):2130-2140.
被引量:5
4
武晨箫,李正风.
政府支持科学的制度探索——NSF与NSFC创立的比较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22,40(2):193-202.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李强,暴丽艳,郝丽,许慧,雷云云,史洁.
国内科研人员激励研究范围与热点分析[J]
.科技和产业,2019,19(8):83-88.
被引量:8
2
付连峰.
市场化、体制庇护与科学建制——科技人员阶层认同问题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19,37(12):2130-2140.
被引量:5
3
刘洋,汪霜傲.
打好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的“四张牌”[J]
.科技智囊,2020(10):51-54.
4
倪渊,张健.
科技人才激励政策感知、工作价值观与创新投入[J]
.科学学研究,2021,39(4):632-643.
被引量:20
5
付连峰.
科技体制改革如何影响收入分配——专业技术人员的收入状况与影响因素[J]
.中国科技论坛,2021(6):129-138.
6
莫旋,阳玉香.
流动人口就业的影响因素及与主观幸福感之关系——基于分层模型的实证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3(4):166-178.
被引量:8
7
巫英,张古鹏.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与企业联合资助基础研究的经验及启示[J]
.科技智囊,2022(7):8-13.
被引量:2
8
成福伟,张欣,姜学东.
创新型河北建设视角下高校科研人员薪酬激励对策研究[J]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2,42(4):87-95.
被引量:3
9
武晨箫,李正风.
中国科学基金制的创立及其对传统科研体制的变革[J]
.科学与社会,2022,12(4):35-54.
10
武晨箫,李正风,黄璐,阎妍.
政府资助引导基础研究多元投入的内在逻辑与未来挑战——基于联合基金的案例分析[J]
.中国软科学,2022(12):13-22.
被引量:8
1
收入分配改革框架已现[J]
.刊授党校,2010(4):6-6.
2
整体推进 重点突破──1996年我国改革框架已定[J]
.统计与决策,1996,12(3):6-6.
3
王小鲁:把收入分配纳入总体改革框架中[J]
.经济研究信息,2013(3):16-18.
4
阳镇.
创新驱动视角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与重构——以增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7,49(1):66-74.
5
程必定.
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的三次转型与重构[J]
.区域经济评论,2015(1):34-41.
被引量:13
6
魏铭言.
新医改的破冰之旅与困局[J]
.北京观察,2009(4):26-31.
7
陈蔚镇,陈玲.
区域转型与重构下低碳经济与产业发展的规划探讨[J]
.中国发展,2011,11(1):30-32.
8
石向欣.
促进城镇集体经济发展——总社改革的唯一标准——我看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的改革[J]
.中国集体工业,1991(9):8-10.
9
王小鲁:把收入分配纳入总体改革框架中[J]
.经济研究信息,2013(2):50-52.
10
庄健.
“李克强新政”之我见[J]
.中国外汇,2013(15):14-16.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07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