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孟称舜爱情戏剧中“真情”内涵的三次转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孟称舜作为临川派后期代表剧作家,,在传情理论上深受汤显祖的“至情”说影响,其戏曲创作中,真情占有主导的地位。但作为明、清易代之际的剧作家,其戏曲创作又受自身社会遭际和时代思潮的影响,“情”的内涵亦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即试图通过对其五部爱情戏剧“真情”内涵的解读,以对其戏剧创作作一整体的把握。
作者
窦开虎
机构地区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3期105-106,共2页
Journal of Hotan Normal College
关键词
孟称舜
爱情戏剧
“真情”内涵
转变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乐丽霞,刘江华.
人文思想关照下的艰难爱情——《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之比较[J]
.时代教育,2011(6):139-139.
被引量:2
2
王小静.
《西厢记》剧本女性人物及主题的原型探密[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4):191-192.
3
耿歆.
花园与森林——《牡丹亭》和《仲夏夜之梦》中的“梦幻世界”[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6):108-110.
4
朱皋.
高丽诗坛与苏诗[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107-108.
5
甘华莹.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对比《牡丹亭》与《西厢记》中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10):154-155.
被引量:2
6
姚文振.
《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爱情比较[J]
.社科纵横,2006,21(6):89-90.
7
罗磊.
浅论话剧《恋爱的犀牛》的美学特征[J]
.考试周刊,2013(67):20-21.
8
范文斌.
《西厢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之比较阅读[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5(4):65-67.
9
唐明明.
浅谈《西厢记》的抒情艺术[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7,27(4):6-7.
10
任佳希.
论《牡丹亭》的叙事特色[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2):51-55.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