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语体动因对句法的塑造
被引量:
13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语体动因如何塑造句法形式。句子的论元结构、时体标记,及施事宾语句的使用、关系从句的篇章功能和语义表达功能等在叙事语篇与非叙事语篇中有很大差异,语篇的叙事性对其中的句法结构具有塑造作用;从历时角度看,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带宾语、"VP的"作定语修饰人称代词等现象最初也都产生于特定语体,语法是在运用中逐渐成型、不断变化的,功能需求塑造了语法。
作者
方梅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出处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7,共7页
Rhetoric Learning
关键词
语体特征
句法结构
语法演变
分类号
H04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2
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1752
同被引文献
1292
引证文献
131
二级引证文献
591
参考文献
30
1
陈平.汉语零形回指的话语分析[J].中国语文,1987,(5):363-378.
2
戴浩一,黄河.
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J]
.当代语言学,1988(1):10-20.
被引量:459
3
范晓.
“施事宾语”句[J]
.世界汉语教学,1989,3(1):22-25.
被引量:21
4
方梅.
自然口语中弱化连词的话语标记功能[J]
.中国语文,2000(5):459-470.
被引量:347
5
方梅.
篇章语法与汉语篇章语法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2005(6):165-172.
被引量:132
6
廖秋忠.
物体部件描写的顺序[J]
.语言研究,1988,8(2):1-17.
被引量:4
7
廖秋忠文集[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8
刘大为.
语体是言语行为的类型[J]
.当代修辞学,1994(3):1-3.
被引量:40
9
刘乐宁.文体、风格与语篇连接[A].冯胜利,胡文泽编.对外汉语书面语教学与研究的最新发展(哈佛大学高年级对外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5.
10
沈家煊.
“在”字句和“给”字句[J]
.中国语文,1999(2):94-102.
被引量:239
二级参考文献
162
1
徐烈炯.
汉语是话语概念结构化语言吗?[J]
.中国语文,2002(5):400-410.
被引量:69
2
沈家煊.
如何处置“处置式”?——论把字句的主观性[J]
.中国语文,2002(5):387-399.
被引量:344
3
陆镜光.
句子成分的后置与话轮交替机制中的话轮后续手段[J]
.中国语文,2000(4):303-310.
被引量:29
4
陶红印.
试论语体分类的语法学意义[J]
.当代语言学,1999,1(3):15-24.
被引量:215
5
沈家煊.
转指和转喻[J]
.当代语言学,1999,1(1):3-15.
被引量:731
6
石定栩,朱志瑜.
英语对香港书面汉语句法的影响──语言接触引起的语言变化[J]
.外国语,1999,22(4):2-11.
被引量:52
7
徐烈炯,沈阳.
题元理论与汉语配价问题[J]
.当代语言学,1998(3):1-21.
被引量:74
8
张伯江.
现代汉语的双及物结构式[J]
.中国语文,1999(3):175-184.
被引量:438
9
袁毓林.
“者”的语法功能及其历史演变[J]
.中国社会科学,1997(3):160-178.
被引量:38
10
朱德熙.
现代书面汉语里的虚化动词和名动词 为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而作[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2(5):3-8.
被引量:135
共引文献
1752
1
秦煜松,郭利霞.
壶关方言中的反预期话语标记“说咧”[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4,40(1):44-51.
被引量:1
2
王鸿滨.
介词语法对比中的“偏侧”关系与语义图[J]
.语言与翻译,2020(1):21-30.
被引量:1
3
陈满华.
构式语法研究在中国[J]
.语言学研究,2022(1):28-38.
4
孙铭辰.
DiSCUSS现代汉语平衡口语语料库的创建[J]
.语料库语言学,2022,9(2):127-135.
5
杨晓明.
粤语“畀”和普通话“给”用法对比研究[J]
.语料库语言学,2020(2):39-53.
6
冯卉,胡丹.
汉语普通话正式体和非正式体的韵律特征对比分析[J]
.韵律语法研究,2020(1):103-124.
7
张倩倩.
基于语体语法的科学术语韵律构词分析[J]
.韵律语法研究,2019(2):188-208.
被引量:2
8
朱敏霞.
现代汉语正式语体形成过程的计量研究[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2(2):157-172.
9
焦一和,杨荣祥.
上古汉语副词“既”“已”的时体功能及演化差异[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1(1):150-164.
10
聂志平,刘子灵.
综艺节目名称中“吧”字祈使句格式分析[J]
.语言研究集刊,2023(2):193-209.
同被引文献
1292
1
张吉生.
也论汉语词重音[J]
.中国语文,2021(1):43-55.
被引量:16
2
陈远秀.
“主之谓”之“之”的韵律属性、功能及语体特征[J]
.韵律语法研究,2020(2):162-184.
被引量:2
3
汪维辉.
古今汉语如何表达{放牧}概念[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3(1):158-187.
被引量:1
4
马伟忠.
汉语“N_(A)的N_(P)+V得AP”构式研究[J]
.世界汉语教学,2021(1):70-83.
被引量:4
5
陈禹.
句末“不就X了”构式的形义表现与反意外功能——兼论反意外与意外、解-反预期以及反问之关联[J]
.世界汉语教学,2021(1):56-69.
被引量:18
6
邹兵,文杰豪.
国企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质量“六维度”提升策略[J]
.审计观察,2022(6):72-75.
被引量:5
7
冯胜利,刘丽媛.
语体语法的生物原理与生成机制[J]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20(2):76-103.
被引量:23
8
徐爱改.
论事物性说明语篇中的存现句[J]
.励耘语言学刊,2020(1):226-242.
被引量:1
9
杨炎华.
句法何以构词[J]
.当代语言学,2021,23(2):159-180.
被引量:9
10
更科慎一.
朝鲜19世纪末期汉语会话书的注音特点[J]
.语言学论丛,2018,0(2):85-11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31
1
郝晓慧,史金生.
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的互动功能及实现策略[J]
.语言文字应用,2024(1):98-108.
2
朱军,卢芸蓉.
代动词“来”的互动性与“少来”/“又来了”的构式化[J]
.语言学论丛,2019(2):109-129.
被引量:8
3
李果,王长林.
论古白话正式体的体原子——以《祖堂集》《景德传灯录》“弘忍、惠能”篇为例[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1(2):67-82.
被引量:2
4
谢尚培.
时间名词“一开始”的固化及其语体特征[J]
.语言研究集刊,2023(2):277-288.
5
房旭.
近十多年汉语语体语法研究述评[J]
.语言研究集刊,2022(1):104-116.
6
郭昭军.
从法院案例看客观叙事的语言特征[J]
.语言研究集刊,2020(2):52-62.
7
程铭.
现代汉语助词“了”的功能视角研究[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4(6):121-127.
8
冯胜利,刘丽媛.
语体语法的生物原理与生成机制[J]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20(2):76-103.
被引量:23
9
蘇婧.
從語體語法理論看《左傳》中的工具類[X以VP]式[J]
.汉语史学报,2021(1):110-122.
被引量:1
10
张文贤.
语体视角下的练习设计[J]
.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19,0(3):20-2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91
1
张乐滔.
现代汉语口语中假设连词的欧化现象考察[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3,39(4):24-30.
2
郝晓慧,史金生.
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的互动功能及实现策略[J]
.语言文字应用,2024(1):98-108.
3
周立炜,饶高琦.
大语言模型中文语体能力评测研究[J]
.语言文字应用,2024(1):69-82.
被引量:1
4
陈禹,刘林旭.
现代汉语主谓名素复现及其统计分析[J]
.语言文字应用,2021(2):79-88.
5
王帅,杨轶博,金沛沛.
元话语视角下的新媒体评论特征研究——以“侠客岛”为例[J]
.语言文字应用,2021(1):110-120.
被引量:3
6
李晋霞.
对话体幼儿故事的篇章结构特点及篇章属性[J]
.语言规划学研究,2018,0(2):58-65.
7
唐文菊,汲传波.
学术语体与通用语体因果关系连接成分的语法差异[J]
.语料库语言学,2021(2):1-15.
被引量:1
8
冯胜利.
语体语法与汉语词重音[J]
.韵律语法研究,2021(2):77-111.
被引量:3
9
袁愫.
《诗经》四言重复式的韵律与语体[J]
.韵律语法研究,2020(2):185-200.
被引量:2
10
陈远秀.
“主之谓”之“之”的韵律属性、功能及语体特征[J]
.韵律语法研究,2020(2):162-184.
被引量:2
1
薛才德.
上海话若干语法现象的调查和量化分析[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106-112.
2
翟燕.
语气词“罢”的语法化及相关问题[J]
.学术交流,2013(10):126-130.
被引量:3
3
黎路遐.
定指代词“其”的发展[J]
.中国语文,2013(5):421-429.
被引量:4
4
吴福祥.
闽语差比式的历史层次[J]
.励耘语言学刊,2012(1):1-26.
被引量:3
5
周毛草.
安多藏语玛曲话里的■(la)类助词[J]
.民族语文,2013(6):19-22.
被引量:3
6
林有苗.
《语言接触与语法演变》介评[J]
.现代外语,2008,31(2):212-214.
被引量:4
7
宋绍年,郭锡良.
二十世纪的古汉语语法研究[J]
.古汉语研究,2000(1):35-46.
被引量:10
8
闫瑾,王振来.
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否定副词“不”与“没”的对比分析[J]
.教师,2013(8):123-124.
被引量:1
9
谢飞.
“紫”字及其文化地位的演变[J]
.学理论,2011(11):214-215.
10
胡伟.
上古至近代汉语“上”、“下”的语法化[J]
.北方论丛,2011(6):58-63.
被引量:2
修辞学习
200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