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政治哲学何以可能?——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政治哲学
被引量:14
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4-30,共7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参考文献7
-
1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493、495页.
-
2奥康纳,2003年.《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
-
3多布森,2005年.《绿色政治思想》,山东大学出版社.
-
4福斯特,2006年a.《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高等教育出版社.
-
5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第19页,第28页,第95页,第97-98页,第61页,第43页.
-
6莱斯.《自然的控制》[M].重庆出版社,1993年..
-
7佩珀,2005年.《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山东大学出版社.
共引文献32
-
1何怀远.寻求“自然”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空间——奥康纳对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学批评[J].南京社会科学,2004(12):20-25. 被引量:6
-
2高伟.“存在的遗忘”与形而上学的终结——论科学的形而上学化与形而上学的科学化[J].哲学研究,2005(6):102-107. 被引量:3
-
3李琴.当代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唯物史观思考——消费问题研究的新视角[J].学术界,2006(2):89-96. 被引量:5
-
4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发展概况[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3):58-62. 被引量:33
-
5宋建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先进生产力的根本性质[J].商场现代化,2006(09Z):204-206.
-
6王雨辰.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评析——生态唯物主义哲学的重建与生态政治哲学[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12):87-95. 被引量:19
-
7陈凡,董传升,贾岩.技术图景中人的主体性的获得、缺失与重构[J].哲学研究,2007(6):93-98. 被引量:27
-
8王福生.“总体性”与“非同一性”——论阿多诺对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的批判[J].人文杂志,2008(3):8-13.
-
9王小章.走出环境危机的政治和文化前提[J].浙江社会科学,2008(7):64-68. 被引量:4
-
10王晓林.科学发展经济学“理论硬核”探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0):75-7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239
-
1袁翠翠,张旗.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问题及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21(6):84-86. 被引量:3
-
2马瑞丽.高兹的劳工战略理论[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4):27-28. 被引量:1
-
3张笑扬.马克思发展观的当代价值阐释——“低碳”理念下发展观的方法论与批判视域[J].学习与实践,2011(2):60-65. 被引量:3
-
4刘苏邮.西方“绿色政治”述评[J].湖北社会科学,1990(10):14-16. 被引量:1
-
5李青宜.普兰查斯“结构主义”国家理论及其政治战略评析[J].国外社会科学,1994(3):8-12. 被引量:3
-
6郑选梅.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及其出路——评威廉·莱易斯的科技观[J].宜春学院学报,2009,31(S1):9-10. 被引量:3
-
7解保军.安德瑞·高兹的“技术法西斯主义”理论析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7):42-45. 被引量:15
-
8郇庆治.欧洲执政绿党:政策与政治影响[J].欧洲研究,2004,22(4):105-117. 被引量:8
-
9王雨辰.“控制自然”观念的历史演进及其伦理意蕴——略论威廉·莱斯的科技—生态伦理价值观[J].道德与文明,2004(5):53-58. 被引量:9
-
10周凡.后马克思主义:概念的谱系学及其语境(上)[J].河北学刊,2005,25(1):36-42.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14
-
1彭冰冰,王柏霞,何羽.近三年来我国学者关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综述(中)[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9):34-41. 被引量:1
-
2郝立新,严国红,马骁毅.近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前沿述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6):136-147. 被引量:8
-
3李春娟,包庆德.高兹的“生态政治哲学”理论述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4):120-124.
-
4陈培永,刘怀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政治哲学构架[J].南京社会科学,2010(2):50-57. 被引量:4
-
5张笑扬.近30年来国内学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综述[J].鄱阳湖学刊,2011(3):43-50. 被引量:3
-
6张笑扬.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视阈下全球性生态问题研究[J].前沿,2011(17):171-174. 被引量:2
-
7张笑扬.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生态安全问题研究——从日本核危机切入[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1,13(3):46-50.
-
8王雨辰.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中国视阈[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63(5):183-188. 被引量:15
-
9张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变革及其伦理简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4):11-14.
-
10魏明超.奥康纳生态社会主义可行性理论探析[J].理论与改革,2013(2):46-5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36
-
1张云婷,方世南.生态文明观视域下国内生态安全研究的热点主题与未来展望[J].城市与环境研究,2021(1):88-102. 被引量:1
-
2陈捷,王新华,唐家全,严志宇.系统自然观融入“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专业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20(1):85-87. 被引量:1
-
3杨莘,董永庆.不发达经济学视野中的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问题[J].海派经济学,2013,11(4):168-179.
-
4郝立新,臧峰宇.近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述要[J].高校理论战线,2010(10):58-63.
-
5李武装.视界与视点:现代西方理性危机的文化批判[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13-18.
-
6王幸平.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质的再认识[J].江淮论坛,2011(4):51-55. 被引量:1
-
7李武装,郑百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四个问题[J].求实,2011(8):32-37.
-
8苏庆华.科学发展观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探析[J].保山学院学报,2012,31(1):28-33.
-
9范敏.未来之城的绿色之思[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5):25-29. 被引量:1
-
10韩秀霜.国内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综述[J].长江论坛,2012(4):14-19. 被引量:5
-
1张庆玉.关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有关争论述评[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1,26(1):27-30.
-
2王雨辰.制度批判、技术批判、消费批判与生态政治哲学——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论题[J].国外社会科学,2007(2):2-7. 被引量:30
-
3郑言.维护稳定的几个理论和实践问题[J].理论动态,2011(17):1-14.
-
4马虎成.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宗教工作[J].甘肃民族研究,2005(1):1-12.
-
5胡炼.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意义[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8,21(1):23-25. 被引量:2
-
6冯冰.关于进一步加大农牧团场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J].兵团工运,2010(7):24-24.
-
7刘英.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政治思想[J].云梦学刊,2016,37(2):151-156. 被引量:3
-
8如何促进流动人口同当地居民和谐相处[J].前线,2006(11):39-39.
-
9王春炜.马尔库塞生态危机理论与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关联[J].大观周刊,2012(9):61-61.
-
10葛恒云.“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及其启示[J].今日中国论坛,2006(2):67-70.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