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72-177,共6页
Tribun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参考文献16
-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2章海山.人力资本的伦理意义[J].道德与文明,2004(6):4-8. 被引量:3
-
3[美]卡尔·J·弗里德里希.超验正义-宪政的宗教之维[M].周勇,王丽芝,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
-
4[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下)[M].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89
-
5[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
6[德]黑格尔 范扬译.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04.
-
7[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
8夏勇.法治与公法[J].读书,2001(5):117-120. 被引量:26
-
9杨昌宇.自由:法治的核心精神[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
10[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67.
二级参考文献33
-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4页.
-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5、832页.
-
3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年版.第133页.
-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年..
-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486页.
-
6.《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42页.
-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9页.
-
8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86页.
-
9[美]乔治·恩德勒.《经济伦理大辞典》[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24页.
-
10[美]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M].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0页.
共引文献468
-
1王洪波.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研究综述[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2-17. 被引量:3
-
2李泽敏.法治进程中的法与道德关系[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1(4):20-23. 被引量:1
-
3郑丽清.道德法律化视角下一般救助义务之法律强制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6):43-50. 被引量:5
-
4李友谊,卢彭.法的伦理性价值探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6(3):64-67. 被引量:2
-
5孙抱弘.当代部分青年伦理认同、取向及其成因的解读[J].伦理学研究,2002(2):87-94.
-
6宣兆凯.管窥当前我国的道德制度化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92-96. 被引量:5
-
7杜利娟.大学生道德践行困境解析[J].传承,2009,0(22):42-43. 被引量:1
-
8朱昌斌.对先进文化内涵的理解[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5(4):13-15. 被引量:2
-
9陈安金.道德法律化:意义及其限度[J].浙江学刊,2004(4):174-176. 被引量:8
-
10陈兴宏,吴斌.中国法律信仰制约因素的理性思考[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2(1):27-3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20
-
1劳东燕.论犯罪构成的功能诉求——对刑事领域冲突解决机制的再思考[J].金陵法律评论,2001(2):37-61. 被引量:16
-
2姚新华.契约自由论[J].比较法研究,1997,11(1):21-34. 被引量:109
-
3蔡道通.罪刑法定原则确立的观念基础[J].法学,1997(4):32-37. 被引量:23
-
4陈瑞华.刑事诉讼法学研究范式的反思[J].政法论坛,2005,23(3):3-20. 被引量:42
-
5周光权.中国法学知识的形态与反思(二) 中国刑法学的想象力与前景[J].政法论坛,2006,24(6):3-9. 被引量:25
-
6王万民,韦克难.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3.
-
7[EB/OL]. [2009-12-30]. http://www.fdzqq.com/ArtieleShow.asp?id=617.
-
8[瑞士]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何新,译.北京:三联书店,1979:280.
-
9[德]康德.康德的道德哲学[M].牟宗三,译.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8:256.
-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二级引证文献7
-
1雷伟红.明清时期畲族家法族规制度的特色与价值[J].民间法,2019(1):40-50.
-
2金华捷.论网络民意介入刑事司法[J].知识经济,2011(21):31-31. 被引量:1
-
3张浩.对“罗生门”事件的法律思考[J].知识经济,2011(21):40-41.
-
4马清.期待可能性视角下的受虐女性犯罪量刑轻刑化[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33):274-275.
-
5刘小冰,卢颖,戚晓熔.2011年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与法治建设研究综述[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2):54-60. 被引量:4
-
6董景山.传统伦理——民众法治意识养成的先具要素[J].兰州学刊,2014(6):169-175. 被引量:4
-
7苏恩明.论我国环境刑法伦理基础的抉择[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84-86. 被引量:1
-
1张安柱,杨健.法治的伦理意蕴及启示[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25(5):49-52. 被引量:1
-
2喻文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伦理意蕴[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1):1-3.
-
3陈中建.当代和谐文化背景下荣辱观的伦理意蕴[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7,0(4):81-81.
-
4夏明月,刘铂文.和谐劳动关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耦合[J].山东社会科学,2011(4):50-55. 被引量:1
-
5地方政府在制度设计中应更多地放权于企业和消费者[J].新华文摘,2009(9):160-161.
-
6李琼.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意蕴[J].科教文汇,2007(11).
-
7唐娜娜.浅谈合作、冲突与法[J].华商,2008(16):108-108.
-
8刘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伦理意蕴[J].才智,2016,0(21):211-211.
-
9杨德才.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伦理意蕴[J].理论与改革,2004(3):14-17.
-
10行政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J].法治与社会,2010(9):80-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