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调解的功能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调解是我国传统的解决纠纷的重要方式。调解因其在社会治理、解决纠纷、发展法律等方面所具有的功能,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受到不同程度的重视,对调解的功能需求也有不同的侧重。审视调解在现阶段应当具备和发挥的功能,对于调解制度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正确定位和良好运行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
洪冬英
机构地区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出处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07年第6期71-76,共6页
Ecupl Journal
关键词
调解
功能
分类号
D926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7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1
巩勇.
民事诉讼中起诉与调解成本的经济分析[J]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2):54-56.
被引量:7
2
陈弘毅.
调解、诉讼与公正——对现代自由社会和儒家传统的反思[J]
.现代法学,2001,23(3):3-14.
被引量:71
3
谢佑平.
讼诉文化论——兼谈我国诉讼法制的现代化[J]
.现代法学,1992,14(5):8-14.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81
1
刘敏.
论传统调解制度及其创造性转化—— 一种法文化学分析[J]
.社会科学研究,1999(1):57-62.
被引量:42
2
马作武.
古代息讼之术探讨[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52(2):47-51.
被引量:55
3
[美]罗伯特·考特 托马斯·尤伦 张军等译.法和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
[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法律的经济分析[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5
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6
.海瑞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2..
7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香港:龙门书店,1967.73-75.
8
史记.五帝本纪[M].
9
史记.周本纪[M].
10
礼记.礼运[M].
共引文献
87
1
窦营山,沈晓敏.
同伴调解教育:理念、意义与途径[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20(5):59-68.
被引量:2
2
陈惊天.
中国刑事审判权的优化运行研究[J]
.西部法学评论,2009(1):8-12.
3
连宏.
儒家的和谐观与中国传统调解制度[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2):89-91.
被引量:3
4
姜虹.
“亲亲相隐”原则适用于现代中国社会之探析[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9(6):18-21.
被引量:2
5
卢椰枫.
论法院调解的非讼化——司法ADR导入民事审前准备程序之思考[J]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4):68-72.
被引量:3
6
彭新华.
“检调对接”若干问题探析[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112-114.
被引量:5
7
谢澍.
刑事程序法治话语的中国解读——由《送法下乡》展开[J]
.金陵法律评论,2012(2):124-132.
被引量:3
8
安群.
对诉讼调解性质的理性思考[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8(4):65-69.
被引量:1
9
朱景文,叶传星.
2001年法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法学家,2002(1):3-7.
被引量:1
10
刘学在,张新宝.
民事诉讼法学研究述评[J]
.法学研究,2002,24(1):143-14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4
1
曹志海,王梓臣.
从审判到调解的司法范式分析[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09,25(4):65-69.
被引量:1
2
邢志.
我国调解制度的法律困境与出路选择[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25(5):27-30.
被引量:7
3
徐忠明.
小事闹大与大事化小:解读一份清代民事调解的法庭记录[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10(6):3-25.
被引量:58
4
张英俊,裴秀峰.
诉讼调解的价值分析与改革构想[J]
.政法论丛,2005(3):85-89.
被引量:1
5
肖建华.
审判权缺位和失范之检讨——中国民事诉讼发展路向的思考[J]
.政法论坛,2005,23(6):44-55.
被引量:37
6
刘涛,田心则.
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刑事公诉案件之调解[J]
.社会科学研究,2006(1):113-117.
被引量:9
7
吴英姿.
法院调解的“复兴”与未来[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13(3):35-45.
被引量:70
8
周永坤.
论强制性调解对法治和公平的冲击[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7,25(3):11-24.
被引量:79
9
[日]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页.
10
陈旗.
论法院调解制度的创新——基于价值与功能的法理思辨[J]
.法学评论,2007,25(5):34-42.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4
1
刘澍.
论法院调解的异化与范式转换[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1):40-45.
2
尹华广.
“枫桥经验”与调解法治化研究[J]
.行政与法,2015(2):24-29.
被引量:10
3
梁平,陈焘.
诉讼调解:契约社会纠纷解决的程序构造与合意向度[J]
.社会科学论坛,2015(10):210-217.
4
唐越.
实现小额诉讼与调解制度的“诉调对接”——以T市基层法院小额诉讼案件为视角[J]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17,17(8):109-115.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袁韬,孔梅.
从国家管制迈向社会综合治理——新时代“枫桥经验”视域下的轻罪治理研究[J]
.政府管制评论,2023(1):64-83.
2
卢芳霞.
“枫桥经验”:中国特色调解制度的时代叙事[J]
.民间法,2019(1):273-287.
被引量:3
3
薛姣,林梦婷.
论新时代“枫桥经验”基层治理法治化建设的法理、路径与对策——以农村征地拆迁纠纷化解为例[J]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8,30(5):48-53.
被引量:3
4
薛永毅,王斌通.
郭维德与杨光照:从调解模范看人民调解的经验传承及法治化转型[J]
.法治社会,2018(3):14-26.
被引量:2
5
褚国建,冯兴涛.
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一种学术文献史的考察[J]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20,32(3):24-35.
被引量:6
6
王嘎利.
社会治理中共融秩序的生成--彝族民间调解解决纠纷机制现代化转向[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34(11):103-109.
7
吴元元.
人民调解员的制度角色考[J]
.中国法学,2021(4):267-287.
被引量:16
8
景汉朝.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本问题与法治化构建[J]
.政法论坛,2024,42(2):86-97.
被引量:13
9
晁晓军.
枫桥式调解机制的形成过程、创新发展及完善思考[J]
.中国法治,2024(9):18-27.
10
褚宸舸,李德旺.
近十年人民调解“枫桥经验”研究的回顾与展望(2008—2017)[J]
.民间法,2018,20(1):120-130.
被引量:2
1
胡序杭.
多党合作制与社会的整合[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0(6):44-47.
被引量:3
2
云南保安网建设工作会议正式召开[J]
.中国保安,2014,0(13):80-80.
3
刘涛.
中国近代警察发展史与社会变迁[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26(10):83-84.
4
袁廷华.
中国政党制度与国家经济和社会现代化[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7-12.
被引量:3
5
吴淡如.
婚前婚后[J]
.半月选读,2010,0(2):88-88.
6
佘湘.
建国以来群众运动不断生成的另一种解读[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3):417-423.
被引量:4
7
甘肃省将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J]
.组织人事学研究,2010(12):45-45.
8
王迎春.
反恐应急指挥机制建设的主要问题[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4):7-11.
被引量:7
9
程勉中.
党建信息化的基层推进路径[J]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4(2):57-62.
被引量:7
10
张骥.
比较视野下的国家安全委员会[J]
.现代国际关系,2014(3):22-29.
被引量:2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0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