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由非均衡到均衡的战略调整,20世纪80年代初期,邓小平提出了"两个大局"思想,形成了率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先后启动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战略,逐渐形成了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作者
刘晓宇
机构地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现代商业》
2007年第30期226-227,共2页
Modern Business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非均衡战略
均衡战略
四大板块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1
1
喻刚勇,丁贞栋.
浅析中国区域非均衡发展和均衡发展战略[J]
.新西部(理论版),2007(03X):27-28.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3
1
任维德.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政治学分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5):31-35.
被引量:2
2
魏后凯.
“十一五”时期中国区域政策的调整方向[J]
.学习与探索,2006(1):15-23.
被引量:30
3
熊吕茂.
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构想与西部大开发战略[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3):41-44.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3
1
袁海云.
消费主义对我国西部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研究[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1):186-187.
2
何独明,谷继建.
新特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载体[J]
.长白学刊,2008(4):92-93.
被引量:1
3
谢扬.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思考[J]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0,3(1):33-50.
同被引文献
19
1
权衡.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研究述评[J]
.中国社会科学,1997(6):44-51.
被引量:27
2
戈银庆.
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综述[J]
.理论参考,2004(7):47-48.
被引量:3
3
汪斌,江新宇.
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文献回顾与最新进展[J]
.社会科学战线,2005(2):272-276.
被引量:6
4
陆宏弟,章黉.
港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比较——基于文献被SSCI、A&HCI收录情况的定量分析[J]
.情报科学,2007,25(4):557-561.
被引量:6
5
俞万源.
欠发达地区人口城市化模式——以梅州市为例[J]
.经济地理,2007,27(3):458-462.
被引量:13
6
钟逢干.广东省中山市和广州市农业劳动力转移比较[c]∥广东省地理学会.广东地理学会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广州:广东省地理学会,1999:148-155.
7
崔功豪 魏清泉 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8-74.
8
刘日知.彰显后发优势、实现绿色崛起-梅州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高峰论坛讲话[R].2008.
9
梁桂全.“绿色崛起”:破解科学发展之路[N].梅州日报,2008-3-26(3)[2008-4-20].
10
官昌旭;叶青."中三角"将是未来30年我国发展最快的地方.
引证文献
4
1
黎健平,邱国锋,俞万源.
绿色崛起:欠发达山区发展战略抉择——以梅州市五华县为例[J]
.嘉应学院学报,2008,26(3):66-73.
被引量:3
2
邱国锋,俞万源.
“双转移”战略背景下欠发达山区发展战略选择——以兴宁市为例[J]
.热带地理,2010,30(1):62-66.
被引量:4
3
杨弯弯,周帆琦,陈晓榕,张维昊.
基于科技论文与专利指标评价“中三角”的科技产出[J]
.科技管理研究,2013,33(4):76-79.
被引量:3
4
陈颖琼,陈玉菁.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变迁研究[J]
.中国城市经济,2010(12X):60-60.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刘昭云.
“绿色崛起”视角下欠发达山区经济发展对策——以梅州市为例[J]
.热带地理,2010,30(4):401-406.
被引量:6
2
陈凤桂,张虹鸥,吴旗韬,叶玉瑶.
产业承接地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
.热带地理,2010,30(6):638-643.
被引量:9
3
俞万源.
基于产业协调的“双转移”战略背景下广东欠发达山区劳动力转移分析——以梅州市为例[J]
.地理科学,2011,31(5):576-580.
被引量:11
4
叶玉瑶,张虹鸥,陈静,廖开怀.
山区县生态发展的路径探索——以广东省阳山县生态发展规划为例[J]
.热带地理,2012,32(1):59-65.
被引量:6
5
吴旗韬,陈伟莲,张虹鸥,叶玉瑶.
南岭生态功能区产业选择及发展路径探索[J]
.生态经济,2014,30(2):88-92.
被引量:11
6
吴琴,吴昕芸.
高校教师创新能力提升分析[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5):248-251.
被引量:8
7
邹波,苗景锐.
粤东山区绿色贫困问题及沟域经济扶贫开发研究——以梅州市为例[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1):100-104.
被引量:3
8
邹波,张彬,柴盈.
我国连片特困区的绿色贫困问题研究[J]
.上海经济研究,2016,28(2):29-37.
被引量:10
9
赵尚梅,胡飞,杨海军.
企业与公共研究机构研发产出比较研究[J]
.财贸经济,2016,37(12):144-157.
被引量:1
10
靳军宝,曲建升.
我国与主要科技强国专利产出发展态势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19,39(19):7-15.
被引量:3
1
罗丽英.
试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新选择[J]
.湖湘论坛,2002,15(1):68-69.
2
宋媛.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和西部地区发展[J]
.兰州学刊,2002(3):21-23.
3
索红,黄志森.
西部大开发与宏观调控[J]
.吉林财税,2001(4):49-50.
4
莫三正.
实施“适度非均衡”战略加快新疆跨世纪发展步伐[J]
.决策通讯,2001(6):21-22.
5
许海东.
苏南苏北经济差距成因及对策[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0(13):12-13.
被引量:1
6
江浩.
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和布局调整[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3):51-56.
被引量:3
7
卓勇良,吴可人.
浙江区域发展的新均衡战略研究[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9,9(2):45-51.
被引量:4
8
黄南成,任新华.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应实施非均衡战略[J]
.重庆调研,2002(12):29-30.
9
周宝砚.
区域协调发展进程中政府间关系构建[J]
.中外企业家,2008(7):62-64.
被引量:1
10
宋媛.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和西部地区发展[J]
.四川社科界,2002(3):24-29.
被引量:1
现代商业
2007年 第3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