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直面启蒙的伦理陷阱——从涓生的两难看1920年代中国启蒙思想的现实困境 被引量:7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成因从《伤逝》出世之日就聚讼纷纭。鲁迅先生的深刻使得这一常见的爱情事件具有了似乎无限阐释的可能性:“封建礼教强大说”、“个性解放思想局限说”、“知识分子缺陷说”、“性别冲突说”、“中西文化冲突说”。这些解释都从一个侧面接触到了这一爱情事件的本质。在我看来,这一事件的主要推动者涓生的行动完全是按照1920年代现代性爱观的原则实施的。因此,作为1920年代启蒙理性的重要内涵,现代性爱观中蕴涵的启蒙的知识学内在矛盾是这一爱情悲剧出现的重要内因。
作者 徐仲佳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中文系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6-70,共5页 Luxun Research Monthl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4

  • 1汪晖.“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与鲁迅小说的精神特征(下)[J].鲁迅研究动态,1988(10):20-26. 被引量:4
  • 2.《三叶集》..《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第36页.
  • 3不冷(陈冷血).《新道德与旧道德》,《申报》1919年4月18日.
  • 4周作人.《周作人答蓝志先书》[J].新青年,.
  • 5胡适.《胡适答蓝志先书》[J].新青年,.
  • 6康德著 苗力田译.《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 7鲁迅.《文化偏至论》[A]..(《鲁迅全集》第一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 8.《鲁迅全集》第1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 9张光芒.道德形而上主义与百年中国新文学[J].当代作家评论,2002(3):123-133. 被引量:27
  • 10杜维明,黄万盛.《启蒙的反思》,哈佛燕京学社编《启蒙的反思》,第32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4

共引文献399

同被引文献58

引证文献7

二级引证文献1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