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传统无讼法律文化对构建当代和谐社会的影响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无讼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导性价值取向。无讼所包含的和谐思想是中国悠久而珍贵的思想传统和价值追求,在当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如何消除无讼成为法律文化现代化的阻碍因素。应挖掘无讼观念的合理性,寻找传统观念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影响。
作者
张述周
机构地区
河南工业大学法学院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4-76,共3页
Henan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无讼
和谐社会
法律文化
影响
分类号
D9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4
1
《名公书判清明集》(卷四).
2
郑玉敏.
无讼与中国法律文化[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7-42.
被引量:12
3
费正清.《美国与中国》[M].商务印书馆,1987..
4
吴勇.
传统无讼思想对当代中国法治的影响[J]
.广西社会科学,2005(6):68-70.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3
1
肖扬.
加强人民调解工作 维护社会稳定[J]
.求是,1995(3):20-23.
被引量:4
2
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三联书店,1991.15-16.
3
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31.
共引文献
26
1
张星久.
儒家“无为”思想的政治内涵与生成机制——兼论“儒家自由主义”问题[J]
.政治学研究,2000(2):74-87.
被引量:16
2
周积明.
《四库全书总目》与乾嘉“新义理学”[J]
.中国史研究,2002(1):145-162.
被引量:9
3
王立新.
意识形态与美国对华政策——以艾奇逊和“承认问题”为中心的再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2005(3):177-191.
被引量:18
4
王秋峰.
法律制度与法律文化[J]
.法制与社会,2008(13).
5
罗莉娅.
试看“无讼”的当代价值[J]
.法制与社会,2008(4):5-6.
6
杨政.
伦理情境下的博弈、仪式与象征——关于清朝中晚期士绅和庶民生活的个案研究[J]
.社会,2005,25(6):186-204.
7
侯建新.
“封建主义”概念辨析[J]
.中国社会科学,2005(6):173-188.
被引量:48
8
冯天瑜,罗福惠(点评).
中国历史分期与秦至清社会形态命名[J]
.学术月刊,2006,38(4):96-102.
被引量:7
9
陈阳.
当下中国记者职业角色的变迁轨迹——宣传者、参与者、营利者和观察者[J]
.国际新闻界,2006,28(12):58-62.
被引量:53
10
高新华,叶建东.
论强化行政诉讼原告的举证地位[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4):56-60.
同被引文献
40
1
李春明,张玉梅.
“无讼”法律文化与中国公众的法律认同[J]
.法学论坛,2007,22(4):74-81.
被引量:15
2
李显冬,姜涛.
传统“无讼”观与移植法律在当代中国的碰撞与融合[J]
.学习与探索,2006(4):116-119.
被引量:5
3
汪俊英.
试论中国“无讼”法律文化的成因及其消极影响[J]
.学习与探索,2006(4):120-123.
被引量:3
4
江伟,王强义.
完善我国民事诉讼立法的若干理论问题[J]
.中国社会科学,1991(5):157-170.
被引量:14
5
陈卫东.
论刑事证据法的基本原则[J]
.中外法学,2004,16(4):411-440.
被引量:32
6
吴勇.
传统无讼思想对当代中国法治的影响[J]
.广西社会科学,2005(6):68-70.
被引量:4
7
高军,龙一平.
传统工具主义法律观的现代影响及其克服[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5,6(6):118-120.
被引量:3
8
周永坤.
法律工具主义及其对司法的影响[J]
.学习论坛,2006,22(7):75-77.
被引量:22
9
刘敏.
论我国民事诉讼法修订的基本原理[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6,24(4):147-154.
被引量:30
10
[意]贝卡利亚著,黄风译.论犯罪与刑罚[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引证文献
4
1
夏先华.
证据裁判原则下家事证据收集制度适用的张力与纾解[J]
.法律方法,2023(1):525-544.
2
尚绪芝,张志伟.
中国古代司法审判中“刑讯”现象的文化机理探究[J]
.历史教学(下半月),2010(7):20-24.
3
王学梅,贺志明.
和谐社会视野下以限讼、息讼达无讼的传统制度设计[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9(4):77-80.
被引量:3
4
徐艳霞.
从传统无讼法律文化看中国当代构建和谐社会[J]
.中外企业家,2016(6Z):226-22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叶宇昆.
论中国传统“无讼”法律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15):5-7.
2
张梅姿,贺志明.
无讼的价值取向与调解制度的法律传统[J]
.湖南社会科学,2012(3):108-110.
被引量:3
3
李红雁.
构建教育矛盾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的难点探析[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2(2):112-115.
被引量:3
4
赵乐天,王夏.
中国古代息讼文化的时代借鉴意义探析[J]
.保定学院学报,2017,30(3):71-74.
5
陈心仪.
和谐社会的法律文化冲突及重塑分析[J]
.法制博览,2018(6):109-110.
1
高军,龙一平,徐宏伟.
略论中国传统无讼法律文化对建设当代和谐社会的启示[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3(4):53-57.
被引量:10
2
徐艳霞.
从传统无讼法律文化看中国当代构建和谐社会[J]
.中外企业家,2016(6Z):226-227.
被引量:2
3
李莉,张振南,刘思.
改善警民关系,构建和谐社会[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6):202-203.
4
李莉华,刘立强.
和合思想·无讼·诉讼调解[J]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5(4):37-39.
5
孙蕾扬 ,钟海燕 .
家庭暴力问题的解决机制分析[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5,20(4):55-57.
6
顾其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当代构建[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1,0(8):48-50.
被引量:6
7
朱蕾.
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的历史与现状分析[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1):102-103.
8
彭礼堂.
论市场体制下中国私法文化的构建[J]
.社会科学研究,1995(6):71-74.
被引量:2
9
蒋玮.
我国法律文化研究的方法[J]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8(6):106-108.
10
陈玉娟.
中国“无讼”法律传统与和谐社会[J]
.现代妇女(理论前沿),2014(6):129-129.
河南社会科学
200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