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建国初期戏曲界“三改”的社会影响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从1949年到1956年,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型时期,在这一时期,在思想政治意识形态的改革中,戏曲界的“改戏、改人、改制”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三改”一方面接受了国家文化政策的宏观指导,成为政府掌控下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文艺改革行为,另一方面又促使自身进行改革,
作者 刘遗伦
出处 《新东方》 2007年第10期42-46,共5页 The New Orient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16

  • 1阿英.《<柳荫记>英译本叙》.《小说四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214页
  • 2《戏曲剧目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203页.
  • 3黄裳.《<梁祝>杂记》.《黄裳文集·剧论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364页
  • 4席明真.《美丽的故事反抗的诗》.《戏曲选》第一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303-304页.
  • 5昌前.《一个下流的娱乐场所》.《戏剧报》1955年2月号,24—25页.
  • 6张真 中国戏曲研究院编.《澄清剧目分析上的一些模糊观念,正确理解文学人物》[J].戏曲研究,1957,(3):5-5.
  • 7河北省文联编.河北文艺丛书”之《梁山伯与祝英台》.
  • 8上海广益书局,民众书店.《梁祝哀史》.
  • 9《中国戏曲志·河北卷》714页.
  • 10周建渝.《“色诱”:重读<白娘子永镇雷峰塔>》[J].二十一世纪(香港),2000,12:117-117.

共引文献2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