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5-80,共6页
Economic Science
同被引文献17
-
1甘德安.市场经济就是企业家经济[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4):24-31. 被引量:3
-
2伞锋.日本终身雇佣制的文化与发展趋势[J].现代日本经济,1995(4):33-37. 被引量:12
-
3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经济研究,1996,31(6):71-79. 被引量:2176
-
4汪丁丁.企业家的形成与财产制度——评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J].经济研究,1996,31(1):62-68. 被引量:30
-
5黄逸平,顾文虎.百年沧桑[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
-
6戴建中.中国私营经济发展回顾[N].粤港信息日报,2003-06-09(C).
-
7(美)科斯(Coase,RonaldH.)著,盛洪,陈郁译.论生产的制度结构[M]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4.
-
8杨瑞龙,周业安.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规范性分析框架及其理论含义———兼评张维迎、周其仁及崔之元的一些观点[J].经济研究,1997,32(1):12-22. 被引量:543
-
9徐志坚.创新利润与企业家无形资产[J].经济研究,1997,32(8):47-50. 被引量:20
-
10方竹兰.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兼与张维迎博士商榷[J].经济研究,1997,32(6):36-40. 被引量:634
二级引证文献11
-
1王刚.从“非企业家主导”到“企业家主导”——21世纪初我国经济体制变迁的历史性转变[J].岭南学刊,2001(5):44-47.
-
2秦志华.企业家作用机制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25(11):52-57. 被引量:10
-
3宋德玲.近十年来中国的日本企业终身雇佣制研究综述[J].日本学论坛,2006(3):2-9. 被引量:5
-
4宋德玲,郭迪佳.日本企业终身雇佣制的成因及演变研究综述[J].日本学论坛,2007(2):38-41. 被引量:5
-
5汪晓媛,苗慧.从终身雇佣制到工作柔性——日本企业雇佣制度的演进[J].经济管理,2009,35(4):88-92. 被引量:2
-
6邓强.异质型人力资本报酬递增本质——兼与丁栋虹教授商榷[J].当代经济管理,2009,31(8):68-72. 被引量:1
-
7王默凡.日本终身雇佣制的历史变迁[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14(4):99-104. 被引量:11
-
8王刚.论异质资本的生产功能[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0,2(2):12-15. 被引量:3
-
9肖晓飞.国内有关泡沫经济以后的日本社会研究综述[J].才智,2012,0(26):179-181.
-
10李文武.企业家人力资本成长环境分析[J].科学与管理,2009,29(6X):51-53. 被引量:3
-
1周见.明治时期日本工业化的组织体制与指导者型企业家[J].现代日本经济,1996(6):10-13. 被引量:1
-
2张剑宇,夏春玉.明治时期的日本企业家及其行为特征[J].财经问题研究,1996(12):45-47. 被引量:2
-
3胡天民.日本城市化的发展趋势[J].日本问题研究,1985(2):18-20.
-
4周见.日本企业家与日本式经营[J].当代亚太,1996(3):27-32.
-
5夏春玉.日本明治时期的股份有限公司[J].现代日本经济,1996(5):1-5.
-
6冯丽丽,许家林.日本引进西方复式簿记的先驱:福泽谕吉[J].财会通讯(上),2013(8):116-117. 被引量:3
-
7杭菊.关于日本产学官合作政策和制度形成的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9):104-105. 被引量:2
-
8张晓刚.近代横滨城市的兴起与发展[J].日本研究,2009(1):70-73.
-
9山田正晴(口述).山田正晴 信任超越利润[J].英才,2010(2):104-106.
-
10徐立稳.日本“以教争霸”思想的形成及其危害[J].日本问题研究,2007,21(1):45-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