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师范生如何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借鉴了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探讨了高校师范生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几个关键问题,从提高师范生对于信息技术的认识;加强师范生对于信息技术基本理论的学习;开展信息技术指导下的实验活动;以见习,实习为契机培养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
赵艳菊
机构地区
佳木斯大学教务处
出处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年第5期154-155,共2页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Jiamusi University
关键词
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信息技术
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
整合
分类号
G6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13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3
1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J]
.中国电化教育,2005(2):5-9.
被引量:70
2
王春蕾,刘美凤.
影响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有效性的关键因素的调查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05(6):14-18.
被引量:28
3
王荣良,李锋.
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能力培训方法的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04(11):22-25.
被引量:19
二级参考文献
7
1
陈孝斌.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
钱民辉.
校长与教育变革关系的研究述评[J]
.高等教育研究,1997(5):98-102.
被引量:8
3
梁林梅,马军英.
美国区域教育信息化个案分析——佛罗里达SY2000[J]
.中国电化教育,2002(7):68-71.
被引量:3
4
李峰,王吉庆.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高的三部曲[J]
.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03(2):16-18.
被引量:1
5
刘红.
澳大利亚教师专业发展述评[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2):22-26.
被引量:6
6
顾泠沅,王洁.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学研修[J]
.上海教育科研,2004(2):4-13.
被引量:49
7
凯瑟林·K.墨西思,许立新,张广武.
案例、案例教学法与教师专业发展[J]
.世界教育信息,2004,17(1):77-78.
被引量:46
共引文献
113
1
高宇.
地方师范院校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思考——以山西省师范院校学生为例[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3):45-49.
被引量:2
2
韩瑛,寇海莲.
农村中小学青年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状况调查[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5):62-64.
被引量:11
3
陆谊,张红.
浅谈中小学校园网的管理与应用[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9):64-65.
4
张成光.
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8):59-61.
被引量:2
5
江玲.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调查及对策——以四川、重庆中小学为例[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9):87-89.
被引量:3
6
孙莅文,祝智庭.
体验学习研究框架——与娱教技术结合的视角[J]
.中国电化教育,2005(9):24-27.
被引量:20
7
邱文祥,黄晓东,冯慧芳.
广州地区中学教育技术应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05(9):28-33.
被引量:1
8
赵健.
学习资源中心与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J]
.中国电化教育,2005(9):47-49.
被引量:10
9
张成光.
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12):13-15.
10
李同召.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研究[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5):35-37.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34
1
张有录,俞树煜.
关于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思考[J]
.电化教育研究,2005,26(2):40-43.
被引量:41
2
林刚,刘宗国,秦硕谦.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建设的缺失及对策研究——对现有部分教材的内容分析[J]
.现代教育技术,2005,15(6):71-74.
被引量:22
3
黄荣怀,张进宝.
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思考[J]
.信息技术教育,2006(3):11-13.
被引量:18
4
尹芳.
强化科研意识,培养师范生的教育科研能力[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1(4):15-16.
被引量:9
5
周剑辉,丁芳.
基于网络的微格教学环境设计[J]
.现代教育技术,2007,17(1):62-64.
被引量:34
6
张文兰,艾敏.
探寻我国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道路[J]
.现代教育技术,2007,17(9):27-30.
被引量:7
7
宋秋莲,廖志斌,蔡琳.
关于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几点思考[J]
.新余高专学报,2007,12(5):114-115.
被引量:2
8
段作章,朱倩.
基于教师成长规律的教师培养模式一体化建构[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8(3):39-42.
被引量:6
9
赵健,郭绍青.
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综述[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4):28-31.
被引量:88
10
林雯.
论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J]
.教育评论,2012(3):60-62.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4
1
陈丽霞.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五阶段”培养方案的设计[J]
.中小学电教(综合),2009(5):16-18.
被引量:3
2
杨燕,袁训锋,黄丽琼,韩小丹.
“以赛促学”在提升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中的实践研究[J]
.科技与创新,2019,0(12):118-119.
被引量:1
3
邓磊,王倩玲.
物理专业师范生TPACK水平现状调查与改进路径[J]
.教师教育学报,2022,9(3):153-164.
被引量:2
4
李存,乔月凤,牛志豪,崔静莹,孙海斌,李盈傧.
高等师范院校物理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路径研究——以信阳师范大学为例[J]
.大学教育,2023(15):130-133.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吴艳艳.
蓝墨云班课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J]
.山西青年,2019,0(24):78-78.
2
魏会廷.
高校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29(20):41-44.
被引量:4
3
李运福,吴良霞.
小学教育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基于西部某地方师范院校的抽样调查[J]
.数字教育,2020,6(2):65-69.
被引量:5
4
崔凯,刘志强,盛可发.
基于TPACK框架的化学师范生教学能力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J]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23,8(3):59-67.
被引量:1
5
李存,乔月凤,牛志豪,崔静莹,孙海斌,李盈傧.
高等师范院校物理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路径研究——以信阳师范大学为例[J]
.大学教育,2023(15):130-133.
6
周淑君,修晓明,李孝富,董海宽,刘丹,王春艳,李猛,王龙升.
地方高校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模式探索——以渤海大学为例[J]
.大学物理,2024,43(11):54-58.
1
闫国建.
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对作文素材积累的启示[J]
.中学教学参考,2015(22):5-5.
2
马文婕.
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对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启示[J]
.科教导刊,2011(17):75-75.
被引量:3
3
闫国建.
基于学习结果分类理论的议论性散文阅读教学设计[J]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15,0(9):18-20.
4
秦凤,张雨强.
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对化学教学目标制定的启示[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8):10-12.
被引量:6
5
薛锋.
化学学习困难学生在认知方面的成因分析[J]
.课程.教材.教法,1993,13(4):48-51.
被引量:2
6
马杰.
加涅的认知策略研究及其对教学设计的启示[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11):86-88.
被引量:4
7
徐立,李永红.
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与化学教学任务分析[J]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2(5):72-74.
8
张青民.
语文学习结果分类体系的构建及其教学意义[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3(1):110-112.
9
谭晓辰.
从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看“3+综合”的利弊[J]
.学理论,2010(36).
10
闫国建.
由知而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以议论性散文教学为例[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6(6):28-30.
被引量:1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