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近代山东开埠与区位分析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近代山东历史上既有约开商埠,又有自开商埠。通过对各开埠城市的开放过程与区位状况分析,可以看出沿海开放城市都是对外贸易的良港,内陆开放城市则大多是铁路交通的要道,各开埠城市之所以能够被辟为商埠,就是得益于他们的区位优势。对外开放又使他们的区位优势得以尽情发挥,二者相辅相成,使开埠区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文章还对各开埠城市的发展进行横向比较,认为区位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区位条件优越与否是相对的,对于区位的理解与把握也必须从动态和发展的角度入手。近代山东开埠的历史说明,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区位条件的变化息息相关,不断地改善区位条件,发挥区位优势,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者 董建霞
机构地区 济南社会科学院
出处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25-28,共4页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Jinan:Social Science Edi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第二历史档案馆编.1921年以前中国已开商埠[J].历史档案,1984,(2).
  • 2[3]何炳贤.中国实业志:山东省[Z].上海:民国实业部国际贸易局,1934.
  • 3叶志如.清末济南潍县及周村开辟商埠史料[J].历史档案,1988,1(3):27-43. 被引量:18
  • 4[7]常之英.潍县志稿[Z].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 5[9]王守中,郭大松.山东近代城市变迁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共引文献17

同被引文献18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