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发酵液凝聚和絮凝除菌体的研究试验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采取对谷氨酸发酵液中添加絮凝剂的办法,可以有效地去除菌体,使OD值降为0.01—0.05之间,菌体去除≥95%,COD下降50%左右,并且操作简单,费用低,适合我国国情。除菌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添加絮凝剂时的pH值、添加量、间隔时间等。
作者
赵保国
冯裕新
机构地区
郑州市调味品厂技术开发中心
出处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8-12,共5页
China Condiment
关键词
凝聚
絮凝
除菌体
谷氨酸
发酵液
味精
分类号
TQ922.1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TS264.23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40
1
郑连英,姚恕.
肌苷发酵液净化技术的研究[J]
.发酵科技通讯,1993,22(2):5-10.
被引量:6
2
诸葛健,方慧英.
发酵法生产甘油的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1994,20(4):65-70.
被引量:30
3
赵彦修,张露茜.
赤霉素发酵液的絮凝预处理研究[J]
.微生物学通报,1994,21(1):3-5.
被引量:14
4
谭天伟,陈远童,马润宇.
絮凝法除去十五碳二元酸发酵液中的酵母菌[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2(4):17-21.
被引量:3
5
林静雯,胡筱敏,高丹,马爽.
改性壳聚糖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性能的研究[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5):50-53.
被引量:15
6
牟占军,葛庆仁.
谷氨酸菌体的絮凝及分离[J]
.化学工程,1996,24(3):53-58.
被引量:11
7
云逢霖,崔焕明.
谷氨酸发酵液絮凝除菌的研究[J]
.微生物学通报,1996,23(2):91-94.
被引量:13
8
鲁诗锋,张代佳,修志龙.
1,3-丙二醇发酵液的絮凝处理及絮凝细胞的再利用[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32(9):10-13.
被引量:7
9
梁捷,杨宇民.
从谷氨酸发酵液中分离菌体的方法[J]
.环保科技,2007,13(1):47-48.
被引量:1
10
邹世能,刘德忠.
发酵法生产甘油[J]
.日用化学工业,1997,27(1):41-43.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8
1
刘清华,钱和,张伟国.
絮凝法处理L-异亮氨酸发酵液[J]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2004,23(5):82-85.
被引量:3
2
孙小丁,曹伟锋,计立杰,刘树涛.
絮凝法去除谷氨酸等电上清液中菌体蛋白的研究[J]
.发酵科技通讯,2008,37(1):15-17.
3
谢为天,刘颖,徐春厚.
两种絮凝剂对鼠李糖乳杆菌絮凝作用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6):11-13.
4
毕喜婧,刘德华.
7种絮凝剂对甘油发酵液的絮凝效果比较[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2,28(9):15-18.
被引量:7
5
毕喜婧,刘德华.
絮凝在生物技术中的发展及应用[J]
.化工进展,2002,21(11):845-850.
被引量:8
6
胡永红,沈树宝,江昌明,沈宏宇,张志华,欧阳平凯.
凝聚和絮凝对收集富含延胡索酸酶活微生物影响的研究[J]
.化工进展,2003,22(2):157-159.
被引量:2
7
胡永红,刘洋,江昌明,沈树宝,欧阳平凯.
絮凝方法收集产氨短杆菌MA-2、黄色短杆菌MA-3条件的优化[J]
.工业微生物,2003,33(4):14-16.
被引量:1
8
程丽,梁金钟.
絮凝法预处理大豆蛋白活性肽发酵液的研究[J]
.大豆通报,2004(2):17-19.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彭建华,陈文祥,陈会明,袁晓梅,郑秀丽.
综合生物塘处理养殖废水初探[J]
.水利渔业,2004,24(4):60-62.
被引量:7
2
李世强,王崇辉,佟明友.
1,3-丙二醇发酵液的絮凝除菌研究[J]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6,14(16):17-19.
被引量:2
3
王秋京,江连洲,鞠华伟.
壳聚糖对大豆蛋白发酵液的絮凝研究[J]
.大豆通报,2007(1):21-24.
被引量:4
4
李文,柳丹,杨英歌,王冬梅,樊永红,姚建铭,郑之明,余增亮.
磁聚复配物对L-乳酸发酵液的预处理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7,33(3):53-56.
被引量:1
5
张一,杜连祥.
万古霉素发酵液凝聚与絮凝研究[J]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7,32(5):291-295.
被引量:5
6
崔秀云,马全红,吴敏,倪进波.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对克雷伯杆菌絮凝效果的研究[J]
.应用化工,2007,36(11):1061-1065.
被引量:2
7
梁金钟,范洪臣,程丽,王淑杰.
微生物液态发酵法生产大豆蛋白活性肽的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34(1):88-92.
被引量:9
8
石亚静,刘洪泉,户其皋,刘国才.
VC工艺废液絮凝预处理应用研究[J]
.河北化工,2008,31(4):66-67.
9
张江红,孙丽慧,修志龙.
2,3-丁二醇发酵液的絮凝除菌与絮凝细胞的循环利用[J]
.过程工程学报,2008,8(4):779-783.
被引量:13
10
吴敏,崔秀云,苗茂栋.
zeta电位与菌悬液絮凝活性[J]
.化工学报,2008,59(9):2263-2269.
被引量:15
1
刘道康,杨宁.
发酵液除菌体减少污染物试验[J]
.发酵科技通讯,1995,24(3):8-14.
2
吴振强,高孔荣.
谷氨酸发酵液除菌体的研究[J]
.发酵科技通讯,1992,21(3):13-15.
被引量:2
3
胡伟,黄润,李梅.
除菌分离机在学生奶生产中除菌效果的研究[J]
.中国食品工业,2016,0(5):53-55.
4
周秀琴.
谷氨酸发酵液除菌体提取谷氨酸研究进展[J]
.发酵科技通讯,2009,38(1):24-26.
被引量:5
5
李红光,吕录宣.
味精发酵液絮凝沉降过滤除菌体[J]
.天津微生物,1994(4):19-23.
6
林琳.
比较除菌体与带菌体提取对后工序的影响[J]
.发酵科技通讯,2003,32(2):6-6.
被引量:3
7
恽华忠.
除菌体等电点法提取谷氨酸[J]
.发酵科技通讯,1989,18(4):42-42.
8
王崇辉.
1,3-丙二醇发酵液中菌体、蛋白及色素的脱除方法[J]
.工业水处理,2008,28(5):75-75.
9
苹果柑桔有利除菌[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4(4):28-28.
10
李红光,吕录宣.
味精发酵液絮凝沉降过滤除菌体[J]
.发酵科技通讯,1995,24(1):1-4.
中国调味品
199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