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谈谈影响实施交际教学的几个重要学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在回顾交际教学在我国的研究和实践情况的同时,针对我国目前交际教学所面临的问题,立足于当前具体的外语教学实际,介绍了语言交际教学的几个重要基础学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其融入交际教学的设想。
作者
于林龙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7年第6期143-145,共3页
关键词
交际教学
社交语用学
社会语言学
跨文化交际学
交际文化学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3
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139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1
[1]祝畹谨.社会语言学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2
[4]顾嘉祖,陆异.语言与文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
[5]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
4
胡文仲.
试论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3(1):2-5.
被引量:59
5
陈林华,袁霁.
外语教学与学习中的文化问题[J]
.外语界,1991(2):31-35.
被引量:22
6
王伟华.
社会文化因素与外语教学[J]
.外语学刊,1987(2):69-73.
被引量:71
7
贾玉新.
美国跨文化交际研究[J]
.外语学刊,1992(3):50-53.
被引量:34
8
司徒双.
社会文化因素与外语教学[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17(3):49-53.
被引量:67
9
[11]章兼中.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10
戴炜栋.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3(5):322-327.
被引量:958
二级参考文献
53
1
周大军,高兰生.
交际性语言测试理论述评[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30(2):42-49.
被引量:52
2
张正东.
论外语课的对象——结构与功能浅议[J]
.外国语,1986,9(3):74-78.
被引量:11
3
顾芸英.
交际能力与语用学原则[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6,18(3):62-67.
被引量:40
4
金国芬.
交际能力和交际法[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17(1):40-43.
被引量:23
5
司徒双.
社会文化因素与外语教学[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17(3):49-53.
被引量:67
6
陈焰.
交际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8):41-42.
被引量:26
7
李瑛,吴长镛.
交际法得失论——华东师大英语系交际教学法实验的调查报告[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11):24-26.
被引量:66
8
秦小孟.
英国朋友谈交流教学法(访英散记之一)[J]
.外国语,1979,2(1):65-67.
被引量:9
9
廖晓青.
信息差距在交际教学中的运用[J]
.外语界,1996(2):38-40.
被引量:6
10
王维佳.
论公外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兼谈交际法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J]
.外语界,1996(3):30-31.
被引量:16
共引文献
1394
1
黄文怡.
大数据背景下英语教学衔接研究的综述[J]
.作家天地,2020(22):21-21.
2
姚紫津.
基于ESP框架下的音乐英语课程群建设与专业细分[J]
.中国ESP研究,2020(1):91-97.
被引量:1
3
王姝阳,肇彤.
语料库辅助药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J]
.现代英语,2021(4):16-18.
4
王璨.
大学英语金课建设之行动研究[J]
.山西青年,2019,0(23):70-70.
被引量:1
5
赵敏,赵亚军.
基于现存交互式英语口语练习平台的优化方案理论支持与探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0(3):200-201.
6
戴公进.
高一新生英语学习要过“三关”[J]
.高考,2020,0(14):63-63.
7
张虹.
新形势下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刍议[J]
.职业,2007(9).
8
郑巍.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167-168.
被引量:1
9
王春.
论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创新[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07(4):34-35.
10
李润娥.
试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S1):120-121.
被引量:2
1
耿莎莎.
浅谈交际学对大学英语课程设计的影响[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18):254-255.
2
薛金梅,海停,武杰.
参与式教学:高校跨文化交际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4,0(12):115-116.
3
张友琴.
基于研究性学习的跨文化交际学课程设计[J]
.高等农业教育,2010(4):56-59.
被引量:1
4
黄育才.
对非英语专业开设《跨文化交际学》公选课的探讨[J]
.高教论坛,2009(3):94-96.
被引量:3
5
胡朝美.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课外语文(下),2015,0(2):69-69.
被引量:3
6
刘雅.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应用刍谈[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0(1):38-38.
7
丁蓓.
走进新课标,探索跨文化交际[J]
.贵州教育,2006,0(12):29-29.
8
21世纪跨文化交际发展趋势国际学术研讨会将在上海大学召开[J]
.上海翻译,2006(2):22-22.
9
胡素芬,陈婷.
案例教学法在“跨文化交际学”课程中的应用[J]
.高等农业教育,2009(12):62-65.
被引量:14
10
张丹.
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4,0(7):14-15.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