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生态经济》
1997年第4期54-56,共3页
Ecological Economy
共引文献64
-
1梁秋花,张莉.压抑的呼声——《十又二分之一章世界史》的生态主义解读[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5):371-374.
-
2陈霞.从道教“贵人重生”与“天人合一”看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中心论[J].中国道教,2000(2):30-32.
-
3李秀艳,崔子修.惩罚中的觉醒:一种生态伦理观的建构[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20(2):19-23.
-
4许冬香.生态伦理学关于人类中心主义研究的综述[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30(S2):50-52. 被引量:1
-
5王凤珍.“人类中心主义”辨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0(2):10-13.
-
6胡军.西方深生态学述评[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0(6):31-35. 被引量:6
-
7范冬萍.从系统辩证思维看可持续发展[J].系统科学学报,1998,12(3):45-47. 被引量:1
-
8傅华.中国生态伦理学研究状况述评(下)[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2):88-92. 被引量:4
-
9张二勋,秦耀辰.论可持续发展时代的经济观[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2):19-23.
-
10王凤珍.重建类本位的环境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10):14-17.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21
-
1包庆德.起源与变迁:人类的生态和生态意识扫描[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5(3):47-51. 被引量:13
-
2刘湘溶.论生态意识[J].求索,1994(2):56-61. 被引量:34
-
3甘晖.基于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学治理体系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2015,36(7):36-41. 被引量:61
-
4王诺.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J].文艺研究,2002(3):48-55. 被引量:226
-
5陈大亮.翻译研究: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J].中国翻译,2005,26(2):3-9. 被引量:188
-
6彭光华,孙振钧,吴文良.生态科学的内涵、本质与作用——纪念生态科学创立140年[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29(1):53-59. 被引量:13
-
7李世雁.生态学:过程哲学的科学基础[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24(6):11-13. 被引量:4
-
8王诺.生态批评:界定与任务[J].文学评论,2009(1):63-68. 被引量:80
-
9王岳川.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6(2):130-142. 被引量:168
-
10王宁.生态批评与文学的生态环境伦理学建构[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7(3):5-12. 被引量:22
二级引证文献10
-
1罗迪江.生态翻译学视域下“译者中心”的人本论性——兼论“译者中心”的质疑与回应[J].外语教育研究,2018,6(1):56-60. 被引量:3
-
2罗迪江.生态翻译学框架下“译者中心”的语境与解释边界——基于译者行为维度的反思[J].外国语文研究,2018,4(6):86-94. 被引量:6
-
3罗迪江.生态翻译学视域下“译者”的作用与本质探析——兼论对“译者中心”的质疑及回应[J].山东外语教学,2018,39(6):119-125. 被引量:15
-
4岳中生.译者生态位与“译者中心”[J].上海翻译,2019,0(4):14-18. 被引量:15
-
5王家根,陶李春.再谈生态翻译学的名与实[J].巢湖学院学报,2020,22(1):128-134.
-
6李庆明,李佳念.三维转换视角下博物馆解说词英译研究——以陕西历史博物馆为例[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21,37(2):6-13. 被引量:4
-
7张飞腾.新时期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文化建设路径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11):122-123.
-
8罗迪江.生态翻译学研究的生态范式及其效应[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3(1):90-96. 被引量:4
-
9贺雯婧.国内生态翻译学研究综述——以2016-2020年CNKI生态翻译学文献为对象[J].今古文创,2022(26):114-117.
-
10史菊萍.生态翻译理论的实用性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6):83-84. 被引量:3
-
1徐嵩龄.生态学概念和理论发展的特征——兼评R.Mclntosh《生态学概论:理论和概念》[J].科技导报,1992,10(9):19-21. 被引量:3
-
2沈韫芬.中国淡水原生动物多样性及其所受威胁[J].生物多样性,1998,6(2):81-86. 被引量:13
-
3郭岩.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态学概念与理论上的发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5,41(19):48-49. 被引量:1
-
4乔卿梅,程茂高,王长林.药用植物内生菌在天然药物开发中的应用[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8(1):24-27. 被引量:6
-
5楚道文.景观生态学概念起源与发展[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7(1):54-57. 被引量:14
-
6先锋热情[J].汽车测试报告,2006(1):14-15.
-
7杨允菲.生态学理论的重新梳理与整合——评常杰、葛滢的《生态学》[J].生态学报,2004,24(2):245-245. 被引量:1
-
8曹宇,哈斯巴根,宋冬梅.景观健康概念、特征及其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1):1511-1515. 被引量:36
-
9翟俊.生态的景观表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4):54-59. 被引量:2
-
10李东明,李圣轩,吴跃峰.应变稳态:稳态理论的完善[J].生物学通报,2011,46(6):8-11. 被引量: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