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8-41,共4页
Tianjin Social Sciences
参考文献5
-
1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第三卷第二部分和“结束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
2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困境》,收入所著《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三联书店,2004,第56页.
-
3《易·观·彖传》
-
4.《荀子·天论》[M].,..
-
5.《周易程氏传序》[A]..《二程集》[C].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89页.
共引文献89
-
1杨国荣.儒家的形上之思[J].浙江学刊,2004(4):75-79. 被引量:12
-
2李晓榕.试论我国先秦思想家的政治思维方式[J].求实,2001(2):38-41.
-
3陈采勤,朱晓红.论先秦诸子的抗灾赈济措施[J].史学月刊,2000(3):90-94. 被引量:4
-
4曹明德,王良海.对修改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几点思考——兼论野生动物资源生态补偿机制[J].法律适用,2004(11):28-31. 被引量:17
-
5林伟.从哲学自然观的演变看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J].浙江学刊,2001(1):24-27. 被引量:2
-
6沈庆利.道德优越感中的堕落《留东外史》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4):125-135. 被引量:2
-
7储昭华.论荀子的“明分”思想[J].江汉论坛,2005(6):55-57. 被引量:1
-
8何建华.消费正义: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伦理基础[J].浙江社会科学,2005(5):110-115. 被引量:15
-
9高峰.从《洪范》“五行”到“五德终始”——一个经学问题的哲学考察[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9):178-184. 被引量:2
-
10李景林.哲学的教化与教化的哲学——论儒学精神的根本特质[J].天津社会科学,2005(6):19-26. 被引量:19
同被引文献1
-
1余英时.越过文化认同的危机--<钱穆与中国文化序>[M]//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北京:三联书店.2005:575.
-
1许德仁.孩子永远都需要阳光[J].心理与健康,2008(4):28-29.
-
2杨深.从处境中的自由到社会历史中的自由——论萨特自由观的演变[J].哲学研究,1992(12):38-46. 被引量:5
-
3卢冬霜.“人权的应用伦理学视角”学术研讨会综述[J].哲学动态,2009(3):102-103.
-
4任晓明,刘邦凡.两岸逻辑学教学与研究交流述略[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3(3):15-16. 被引量:1
-
5王琴.“第五届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哲学动态,2010(5):111-112.
-
6孙君恒.知识经济下的经济伦理国际研讨会综述[J].哲学动态,2002(6):18-19.
-
7甘绍平.人权如何得到确证——台湾华梵大学“人权的哲学反省”学术研讨会印象[J].哲学动态,2006(6):73-74. 被引量:1
-
8冯瑞梅.走进公民社会的应用伦理学——“应用伦理学研讨会”综述[J].哲学动态,2003(4):18-19.
-
9王潇,程泽明,姚倩.儒家美学思想的现代阐释——首届中华两岸三地美学学术研讨会综述[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4).
-
10韩思艺.宗教对话与中国梦[J].世界宗教研究,2014(5):187-1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