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伴随着探测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叠有重要的沉船考古发现面世(施静菲:《陶瓷资料库的拼图——布朗博士的东南亚沉船研究》,《故宫文物月刊》第二十二卷二十期,页92)。这些沉睡在海底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船只,连同伴随它们浮出海面的丰富文物,为以往繁荣的海上贸易提供了直接的水平类型和多元物质文明集合体,同时,对这些船货当年的生产地和销售地的生产、生活情况的研究也都是不可取代的重要资料。人们对沉船发现的认识,也从仅仅是探讨器物的产地、种类和某些新发现的器物品类等比较直观的问题,推进到更加深入和广泛的领域。小而言之,是对器物产地生产技术和生产水平的重新认识,对商品销售地的经济生活和形态的深入了解等等;大而化之,则可了解在一个区域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交往与贸易,宗教的传播和意识形态变化等问题。最终,学术研究使我们在对古代人们生活、生产、组织和思想等方面的复原上向前推进,而这正是历史学和考古学所希求达到的目标。井里汶沉船发现于爪哇北岸井里汶外海一百海里54米深的水下,从2003年至2005年IOA,印尼的有关机构与西方的水下考古机构合作,合法并严格按照水下考古规范对这条沉船进行了发掘。出土遗物的总数达到49万余件。包括三十余万件各类瓷器,大量铅钱铜币,数目不详的银锭,成批铜镜、铁锭、铁锚、漆器等,文物主要来自中国,也有来自马来半岛、苏门答腊、泰国、斯里兰卡、中东叙利亚或波斯乃至东非地区等几乎包括了印度洋周边地区贸易圈内的各式遗物、货物。船货中既包括了生活日用品,也有生产加工所用的玻璃、宝石、金属铅、锡等大量原料,及玻璃、宝石等生产原料。本组笔谈的作者从各自的学术背景和研究领域出发,多角度谈论了对出水器物的认识。其中一些国外学者的卓见,使我们有感于以往我们在海上贸易研究方面过分沉湎于对自己文物的关注,而缺少了世界范围内看问题的视角和在国际舞台上的对话语境。有作者曾经拟笔谈题为“海上藏经洞”。因为东南亚水域出土的古代沉船时常因国际市场上拍卖而遭遇分散流失的命运,令人惋惜。学者们有一个共同见解,就是不希望沉船文物星散于四方,保持其整体性才能使我们不断有机会从新的角度了解十世纪的世界。
出处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7-90,共14页
Palace Museum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