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夜间观测云的方法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简要分析夜间各类云的特征和云的持续性,归纳出有助于提高夜间云的目测水平的观测方法。
作者
钟美英
机构地区
五华县气象局
出处
《广东气象》
2007年第4期64-65,共2页
Guangdong Meteorology
关键词
大气探测
云观测
夜间
分类号
P412.1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57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45
参考文献
4
1
阙秀美.
夜间观云谈隅[J]
.广西气象,2003,24(2):58-58.
被引量:2
2
郑丽英,邓莉,陈志安.
怎样掌握夜间云的观测[J]
.四川气象,2004,24(4):56-57.
被引量:2
3
徐景花.
夜间云的观测[J]
.河南气象,2006(3):93-93.
被引量:2
4
李健荣.
对夜间云观测的体会[J]
.广西气象,2006,27(2):48-49.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5
1
中央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象出版社.
2
谭海涛,王贞龄,余品抡,张金翰.地面气象观测.气象出版社.
3
中国气象局.气象辐射观测方法. 气象出版社
4
南京大学.大气探测学教程[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5
南京大学.现代天气学原理[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2.
共引文献
8
1
张捷军,李肖平,廖其瑞.
桂北冬季地面气象观测注意事项[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08,29(2):78-80.
被引量:9
2
陈柏堃,许嘉玲.
极端天气出现时如何做好测报工作[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08,29(2):81-82.
被引量:9
3
王超球,蔡丽,韦莉菊.
极端气象灾害过程广西地面探测业务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08,29(3):74-76.
被引量:16
4
刘小容,罗锡浪.
如何提高地面气象测报质量[J]
.广东气象,2008,30(6):61-62.
被引量:26
5
李年,孙云智,林敏芳,曹明会.
培训地面气象见习观测员的带班方法与技巧[J]
.广东气象,2008,30(6):63-64.
被引量:10
6
韦华红,黄仁立,程爱珍.
指示性云状的编码分析[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30(4):99-101.
被引量:3
7
王太华,杨东亮.
夜间云的观测方法[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3):326-326.
被引量:1
8
孟术,郑丽英,杨梅,罗利民,赵静,袁小林.
夜间云观测辅助方法[J]
.气象科技,2010,38(5):655-65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57
1
马树青.
霾和轻雾的判别[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05,27(3):61-62.
被引量:9
2
叶爱芬.
多普勒雷达VWP产品在一次大暴雨过程中的特征[J]
.广东气象,2007,29(1):19-21.
被引量:45
3
陈明先,黄锋,翁晓勤.
东莞8.19强降雨天气过程特点及成因[J]
.广东气象,2007,29(1):36-38.
被引量:33
4
李年.
一段遥测气压异常值的判定与处理[J]
.广东气象,2007,29(1):58-59.
被引量:14
5
汤小兵.
自动气象站月报表中记录异常的处理方法[J]
.广东气象,2007,29(1):60-61.
被引量:68
6
欧阳彩虹,陈文燕.
地面遥测站月报表疑误信息的处理[J]
.广东气象,2007,29(1):62-63.
被引量:38
7
肖祥,郑百红.
一次人工干球读数与自动站温度读数相差过大的分析[J]
.广东气象,2007,29(1):64-65.
被引量:18
8
邓红,张丽霞.
浅谈雷暴的观测及记录方法[J]
.内蒙古气象,2004(4):46-46.
被引量:4
9
吴益平.
浅谈无目标灯下夜间能见度的观测[J]
.广西气象,2004,25(4):51-51.
被引量:6
10
黄先香,炎利军,张小霞.
从一次强对流天气探讨自动站和雷达资料的应用[J]
.广东气象,2005,27(1):17-18.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7
1
刘志辉,邹兴奋.
冬春季判断积雨云的难点[J]
.广东气象,2008,30(3):66-66.
被引量:3
2
吴华斌.
雷达强度图在气象测报工作中的简单作用[J]
.广东气象,2008,30(5):62-62.
被引量:8
3
刘小容,罗锡浪.
如何提高地面气象测报质量[J]
.广东气象,2008,30(6):61-62.
被引量:26
4
李年,孙云智,林敏芳,曹明会.
培训地面气象见习观测员的带班方法与技巧[J]
.广东气象,2008,30(6):63-64.
被引量:10
5
张新雄,肖明丽,郑雪梅.
及时准确记录隐性Cb云的技巧[J]
.广东气象,2009,31(6):60-60.
6
吴伟清,黄培光,朱达洪.
准确观测记录云状时应注意的问题[J]
.广东气象,2010,32(5):65-66.
被引量:3
7
马丽云,陈建文,吴达鸿.
校对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技巧[J]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3):66-6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5
1
郑华珠,高永娜,朱砂,何应法.
浅谈如何做好地面测报工作[J]
.新农村(黑龙江),2012(9).
2
林金田.
现代气象观测业务发展趋势[J]
.广东气象,2009,31(2).
被引量:5
3
朱建华.
测报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几个细节[J]
.广东气象,2009,31(2):61-62.
被引量:11
4
戴丽琼,黄祖辉.
新一代高空气象探测中重放球的原因[J]
.广东气象,2009,31(4):61-62.
被引量:12
5
王辉,李勇增,马祖胜,黄昆,邓丽霞.
龙川县大风观测记录特征及测报策略[J]
.广东气象,2009,31(4):65-66.
被引量:3
6
陈达炎.
准确辨别与记录水稻发育期,提高农业气象观测质量[J]
.广东气象,2009,31(6):49-50.
被引量:2
7
张新雄,肖明丽,郑雪梅.
及时准确记录隐性Cb云的技巧[J]
.广东气象,2009,31(6):60-60.
8
吴华斌.
应对新增重要天气报的一些措施[J]
.广东气象,2009,31(6):61-62.
被引量:4
9
蔡玲玲.
如何判断自动气象站草面温度的异常[J]
.广东气象,2010,32(1):59-60.
被引量:10
10
庞志梅,张琼雄,连振鸿.
地面气象测报“连续250个班无错情”[J]
.广东气象,2010,32(2):65-66.
被引量:1
1
杨旦轩.
夜间观测云的一点体会[J]
.广西气象,1989,10(3):65-66.
2
李昕.
2011年10月重要天象预告[J]
.天文爱好者,2011(9):6-7.
3
王健治.
夜间观测云的方法[J]
.河南气象,2005(4):45-45.
4
赵琴,赵美艳,邓敏,黄凌燕.
云的观测与夜间云的观测技巧[J]
.科技资讯,2012,10(24):214-214.
5
张青富,蒙陈.
对夜间地面气象观测的几点体会[J]
.贵州气象,2005,29(5):43-44.
被引量:1
6
宋楠.
系外行星凌星预报[J]
.天文爱好者,2012(7):16-18.
7
黄兰兰.
夜间层状云的观测[J]
.河南气象,2004(2):47-47.
8
Chris Dalia Piazza 郭晓博(译).
阳光里的星星[J]
.中国国家天文,2014,0(10):110-115.
9
宋楠.
系外行星凌星预报[J]
.天文爱好者,2012(6):16-18.
10
曹智玲.
浅谈夜间观测云的点滴体会[J]
.贵州气象,2001,25(5):37-38.
广东气象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